返回第一百九十章 赶集买旧货(第2/3页)  有机农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刀柄宽约15厘米,长七八厘米,不像菜刀一样安装木柄。这是加工手工编织地毯时,每次穿线后将线切断用的。     手工编织地毯在制作时,先在木制框架上固定好密集的经线,操作者将毛线穿过几条经线再穿回来,然后用刀将线切断,再穿下一条,就这样一条一条地将线固定的经线上,中间通过变更线条的颜色,编织出各种花纹,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实际工作时,双手翻飞,手中的小砍刀飞舞成一片光影,看得人眼花缭乱。这种地毯加工起来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一般的,砍制一条两米见方的地毯,往往需要花费一个熟练工人近一个月的时间,如果花色复杂的话,需要的时间则会更长。     至于其他刀类,就都是比较常见的了,多数都没有什么特色,但其中却有一把短刀,形制与田川自己做的那把随身短刀相似,只是比他那把刀要大一号,应该就是那种传统的防身短刀,被称为“靴掖子”的。     这把刀的全长近30厘米,其中柄长12厘米,柄刃之间有一个小小的铜制护手。刀鞘是皮制的,颜色已经发黑,看来年头不少了。刀鞘的吞口处镶有一小段金属口,上面有一些花纹,这段金属的颜色发黑,看上去像是银制的。刀刃微微有些呈弧形,由于长时间未曾使用过,颜色有些发黑,但没有明显生锈的痕迹。刀刃因为粗劣的打磨手法,被磨得惨不忍睹,也并不锋利,刃上有两处小缺口,从这两处缺口来看,刀刃的硬度应该不会太低。刀柄材料应该是什么动物的角制成的,有些粗糙,但握在手里的手/感很好。     田川喜欢这把刀的刀形,准备把它留下来,如果自己仔细打磨一下,可能会漂亮很多。     除了刀以外,还有一些旧的农具,也是他所感兴趣的,包括粪叉c镰刀之类的金属农具只有两三件,但这里面有一根纺车上用的锭子杆,和一把老式织布机上用的梭子,正是博物馆需要的。现在的博物馆里有一架新做的纺车,上面的锭子杆也是新制的,远远缺少这种使用过多年的老物件上面的那种沧桑感,那把梭子也是一样。     还有一把大秤用的秤砣和秤钩,他也很喜欢。这两件东西可能是一套,只是少了秤杆和杆上的金属件,显得不太完整。秤砣和秤钩都是铸铁的,秤钩只是普通的一个钩子,没有什么特别的,而秤砣却不同,铸成了一个不知道叫什么的兽的形状,位于两侧的眼睛睁得圆圆的,很是一副凶恶形象,一看就是件精品。     田川知道,这种大秤在旧农村是一种常用的工具,可以称多种重物,其极限称量重量在200斤左右,有的还会更大。一般的猪羊什么的都可以用这个来称重。在没有磅秤的年代,这种东西在每个村里都会有几件,被称为“大秤”,诠谁家要用,就会到有大秤的人家去借。其使用方法和普通的杆秤相同,只是在称重物时,一个人是提不起来的,往往需要由两个人用一根木棍抬起来。     箱子里的物品中还有十几本书,田川看了看,没有什么精品,都是一些解放后的版本,其中有旧皇历,话本小说,语录什么的,还有一套毛选,竟然是民国三十三年晋察冀根据地出版的,一套全五本。这是一种比较珍贵的版本,现在存世数量并不太多,有不小的珍藏价值。     至于箱子里的其他东西,就没有什么特别有价值的了,但是就目前看到的这么多东西,已经让田川非常满意了。他把自己想留下的短刀和毛选收了起来,把其他东西仍旧装回箱子里,送到了博物馆。这时博物馆已经放假闭馆,田川喊来平时在这里看夜的五爷爷,请他打开大门,把这一箱子旧东西放进待审核物品室,又进行了登记,才离开了。     在回家的路上,田川遇到了村里做木材生意的田文明。说是做木材生意,其实就是开着农用车到附近各村去收木头,再卖到木材厂去。他收木头时,各种木头全要,活树也要,并可以帮忙砍伐,最后再作价收走,赚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