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八章 只是开始(第1/2页)  逆流黄金岁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其实,这还只是开始。     自改革开放以来,无数民营企业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传奇,然后又在大浪淘沙中黯然退场,如果非要选出一个不倒翁的话,鲁冠球绝对当之无愧。     鲁冠球出生于宁围童家塘的乡村,父亲在上海做工,他和母亲生活在农村。他不到9岁就开始干农活,真正尝过“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滋味。     “靠天吃饭不保险,我以后要当工人赚钱!”15岁时,读初中的鲁冠球选择辍学,经亲戚推荐到县铁业社当打铁学徒。没想到,3年后就因人员精减而被打发回家。鲁冠球的“工人梦”暂时破灭了,只能回到农村,靠修自行车营生。     但鲁冠球真的不甘心,他依然想当工人,怎么办?考虑了许久,他决定自己创造机会!     1969年,25岁的鲁冠球带领6名农民,用全部家当4000元创办了宁围公社农机厂。事业从此开始。     刚创业不久,凡是能赚钱的生意鲁冠球都愿意做。     那个年代,物资紧缺,购买轴承等机械零部件,拿钞票都没用,得拿旧零件去折换,就这样还是供不应求。鲁冠球从中看到了商机,拉着板车走十几里路上门回收旧轴承,拿到厂里修好之后再送回物资局销售     厂里要生产,购买不到原材料,鲁冠球便蹬着三轮车过江,到杭州城里的国有企业捡人家用剩的边角料。后来鲁冠球还回忆说:“我一看到废品收购站就两眼冒光,为了收一点人家看不上的边角废料,我可以耐心地在别人家门口等上半天。”     在那段时间,收废旧品似乎成了鲁冠球的生存基本功。     1979年,媒体上一篇题为国民经济要发展,交通运输是关键的文章让鲁冠球“嗅”到了巨大的商机。     他判断出国家将要大力发展汽车业,于是决定砍掉厂里其他项目,专攻汽车底部不起眼的零件万向节,就是汽车传动轴和驱动轴的连接器,为此他还把工厂改名为萧山宁围万向节厂。     刚开始,产品没有销路,鲁冠球就背着产品去参加行业交易会,却因是乡镇企业被拒之门外。他不甘心,索性偷偷在会场门口摆起了地摊,低价出售自己的万向节,这才慢慢打开了销路。     最让人佩服的是,鲁冠球就小学文化水平,却一直保留着学习的习惯,始终没有停下创新的步伐,走在潮流先锋。万向是早实行股份制的浙江乡镇企业就是明证。     1984年,鲁冠球就提出通过吸收员工入股解决资金问题,他自己拿出家里仅有的5000元积蓄带头入股。     1985年,鲁冠球被半月谈评为全国十大新闻人物,随后的几年,各种光环便不断地落到他头上。万向也随之成为第一家上市的乡镇企业,第一家进入国务院试点企业集团的乡镇企业,第一家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的乡镇企业。第一家产品进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配套生产成的中国汽车零部件生产商。     91年初,鲁冠球扩大了万向工厂的经营规模,除生产万向节外,又开始生产市场上紧俏的轴承等产品,并投350万元兴建了一个农副产品加工厂,建起了现代化的养猪场c家食场c养鳗场c养蛇场,种起了桃树c桔树c葡萄     同年五月,鲁冠球登上美国主流媒体新闻周刊封面,成为继之后第二个登上该杂志封面的中国人,风光一时无两。     江浙,萧山。     李明冲是吉省人,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了苏州一个国企机械厂里工作,专门操纵各种大型机器。     90年初,国企改革重组,李明冲遇到了厂里的第一个下岗潮,不幸被裁员。     兜兜转转,几经波折,李明冲尝试找了几个工作却一直不合意,心灰意冷之下回老家开了个五金批发门市部,专门代理批发各种五金产品。     这次来江浙省,李明冲是想跟万向厂合作的,想拿下万向厂一些产品的代理权。     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