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章(1 / 2)

能工巧匠(工) 黄姜 5886 字 2021-06-24

杭州城中的积善坊分上下两坊,上积善坊和下积善坊,中间还夹着一个李陈坊。

城里的百戏伎艺大多聚集在这一堆儿,是这杭州城中的下九流低贱地方,各样的人都有。

因这里距离织造局还算近,又住了许多在局里应役做工的匠户。

这整日里都能听见唱戏文的咿咿呀呀,卖杂耍的哼哼哈哈,还有匠户织匠家的机杼声唧唧复唧唧,热闹得像是菜市!

这一天,上积善坊东边儿的杨家,竟然也非常热闹。

这引得一些无事闲人跑到杨家屋外,聚在墙根儿下侧耳听热闹:

“去年秋天搬来的这家,不是最讲究了,怎么今日闹得这么大声?”

“是啊可讲究了呢,我们在自个儿家发出一点声响,都能引来一顿指桑骂槐呢!说是吵到了她家两个读书人。杨家那老爷子也是三句不离口:‘我杨家也曾是官籍’,‘祖上那也是兴旺过的’,可不是讲究人家吗?”

本来嘛,住在积善坊里的人家许多都是贱籍,做着下九流的营生,偏他杨家是高贵的了?要真是高贵,那倒是脱了身上匠籍这个贱籍啊!

要真有能耐,倒是别住这里啊!嘁!何不学了那孟母,为他家两个读书人三迁啊,还不是没那个本事搬走!

“杨家人自然是讲究的……全家倾力栽培大儿和幺儿,企图考科举脱籍呢。”话中的‘讲究’却满是讥讽,又道:“杨家的大儿和幺儿是读书人,世人说读书人讲究不做无谓的口舌争执,所以今日这正闹着的是杨家二儿呢!”

“这杨家把大儿和幺儿宠着,却逼得二儿投河自尽,那还真是一户‘讲究’人家呢!”

“哦哦!听说昨天傍晚时候,有人亲眼看见那杨二投河自尽!被路人救起来时已经不省人事了!这会是醒过来了啊?都被逼得死过一次了,也该闹一闹了。”

……

杨家屋里。

杨绦今早刚一醒来,兜头就挨了一通咒骂,还不是骂三两句就停的,而是仿佛没个尽头的咒骂。

他可不是被骂了还不还嘴的人,自然是立即拿话顶回去!这一来二去的,也就热闹起来了。

“你个死伢子!啊哈,你倒是给老娘说说,老娘是哪里亏待你了?少你吃了还是少你穿了,竟让你想着去寻死!?而且你要死,就给老娘死透咯!免得白让老娘受外人这一顿指点。”

杨母李桃花,不美不丑、不胖不瘦,长相上没甚特别的,不过性子倒极其泼辣粗鲁,骂声尖细炸耳,几乎能传出三里地去!不然也引不来外面那一群无事妇人。

杨家老爷子杨英,干瘦老头子一个,此刻皱了眉阴沉着一张脸,整个人显得阴戾而刻薄。

也不知他这副脸色,是因为觉得李桃花说得对,怪二孙子让他丢了脸面,还是不满李桃花的泼辣样子,觉得她不堪为杨家妇?又或者两者都有。

“我杨家人,可不该这样!”杨英指向不明地训斥道。言简意赅,没忘了端着他杨家一家之主的威严。

杨绦环视屋里众人。

一张张脸上,或轻或重全是对他的不满、厌恶或谴责,竟没有丁点对一个自杀之人醒来后的疼惜、安抚或怜悯。

还真是巧了,他杨绦也是心硬似铁的人!

更巧了的是,他杨绦吵起架来是什么话都敢说的!“可别这么说!我要是真死得透透儿的了,你们所有人都会不舍得。”

在李桃花张嘴欲反驳之前,杨绦先道:“先别忙着奚落我,我有自知之明!我这个人是死、是活,你们谁也不会在意,但却会舍不得我这个人作为工具的作用。”

“毕竟我死了,你们杨家的长孙和幺儿两个人之中,就要有一个必须进织造局里去当幼匠了啊!

你们寄予厚望的、放在心尖儿上的人儿啊,就再也没希望科举脱籍、当官做宰了,而且他的一支后人也得世袭匠户,他子子孙孙会都是贱籍!

你们说,是不是舍不得我死透透儿的了?”

杨家三个孩子里,长子杨谦是老爷子杨英寄予厚望的长孙,幼子杨谚是杨母李桃花偏疼偏爱的幺儿,就排在中间名叫杨绦的杨二,不占长也不占幼,在这杨家没一人偏疼他。

其实只要一看三兄弟的名字,杨谦、杨绦和杨谚,就能明白一件事。

老二杨绦在出生之初,其实就已经被决定了人生:等长到十二岁时就入局当幼匠,最后由他承袭杨家织匠的匠户贱籍。

事实明晃晃摆在那里,杨二的名字‘绦’是不同于兄弟两的绞丝旁,符合杨家的织匠身份。

杨二自呱呱坠地时起,还看不出天资的时候,就被不公平的对待了。所以不让杨二读书、对他贬斥呼喝,根本不是李桃花经常咒骂的那样,是因为他蠢笨无用。

事实上,杨二心思很敏捷,而且他要真是蠢笨的万事不过脑的人,也不会因为心思太多却又年轻想不开而投河自尽了。

李桃花是在市井中吵架吵习惯了的人,精于吵架精髓,并不去接杨绦的话茬。

而是理直气壮骂道:

“别说的这么可怜兮兮的!啊哈,我就问你,我们是欠你的?没给你吃没给你穿吗?你长到这么大,是喝风长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