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2.好吧(第1/3页)  陛下他总是假正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此为防盗章  晨光朦胧,落在她面上, 连那树绯红的海棠都失了色, 一时竟怔住了。     谢华琅也不看她, 只笑问道:“阿娘起身了吗?”     采青回过神来, 慌忙道:“已经起了。”     谢华琅便伸手过去,随意摘了朵海棠, 簪入发间:“那我们走吧。”     说起长安谢氏, 时人首先想起来的,便是赫赫高门,芝兰玉树。     长安谢氏祖上出自陈郡谢氏, 这原就是魏晋时期的顶级门阀, 后来子弟分家, 谢华琅的高祖父随同高祖征战天下, 从此定居长安, 世代为宦。     谢华琅的祖父谢亭官至吏部尚书,死后被太宗追谥司空,极尽哀荣。     谢亭有二子, 谢华琅之父谢偃为中书令,叔父谢令为国子监祭酒, 放眼长安,兄弟二人皆身居要职,荣华至此, 也是少见。     女婢纤手挑起垂帘, 迎了谢华琅入内, 她便见母亲卢氏半倚在软枕上,明艳面孔上有些倦意,正同叔母刘氏说话。     “可是六郎又淘气了?”谢华琅上前行礼,笑道:“我见阿娘面色不好。”     六郎是她幼弟,名叫谢玮,方才十岁,正是调皮捣蛋的时候。     “不关六郎的事,”卢氏眉眼间有些倦怠,显然不愿多提,见女儿着意装扮,艳若牡丹,心中喜欢,倒多问了句:“枝枝要出门去吗?”     “约了宪娘和元娘去东鹊山放风筝,”谢华琅笑道:“近来天气好,想出去走走。”     “也好,出嫁之后便不比闺中自在了,”卢氏手中捏着一把团扇,信手摇了两下,笑道:“玩的尽兴些。”     “东鹊山?”叔母刘氏娥眉微蹙,轻声道:“我听你叔父提过,东鹊山南麓仿佛是江王私有,他这人脾气最是古怪,不通情理,你们仔细越界。”     “知道啦,”谢华琅随口应了声:“阿娘和叔母说话,我先走了,若去的迟了,宪娘又该埋怨我了。”说完,也不等那二人答话,便快步离去。     “——枝枝,枝枝?”     刘氏叫不住她,只能同卢氏抱怨:“这孩子,也不知有没有往心里去。”     “随她去吧,”卢氏不甚在意:“放个风筝罢了,顶破天也闹不出什么大事。”     时下风气开放,通晓骑射的女郎亦是不在少数,谢华琅并未乘车,而是佩戴帷帽,骑马出门,到谢府门外,正遇上宪娘,二人说笑几句,又往元娘府上寻她。     “今日天气倒好,”宪娘手中马鞭晃了晃,道:“只放风筝,却有些没意思了。”     谢华琅笑道:“那你待如何?”     “我听说东鹊山处有溪流,不如曲觞流水,行酒令助兴,”元娘秀眉微挑,兴冲冲的提议:“敢不敢比?”     谢华琅笑道:“你们都不怕,我有什么好怕的?”     几人就此敲定,催马出城,往东鹊山去,自然有仆从去准备酒器吃食,她们则寻个开阔地方下马,取了风筝,比谁放的高。     三月的阳光正是明媚,年轻女郎的欢笑声也悦耳,元娘身量纤纤,最是秀婉,风筝却飞的最高,只是运道差了些,不知怎么,风筝线竟断了,那只蝴蝶风筝也如同无根浮萍一般,飘摇落地。     她有些失落,谢华琅见状,温声劝道:“没事,落得不远,我们骑马过去,不多时便能找到。”     “我听家里人说,那处是江王私产,”元娘犹疑道:“只为一只风筝,何必专门过去。”     “你自己也说了,只为一只风筝,”宪娘面容英秀,性情也更爽利:“江王再小气,也不至于为此不高兴。”     谢华琅也道:“正是这个道理。”     元娘性情柔婉和顺,听她们这样讲,也不曾推拒,一道上马,往风筝掉落的地方去了。     此地少有人来,景致却极美,万物萌发,生机勃勃。     元娘那只风筝便落在地上,谢华琅下马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