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八章 萧太后(上)(第2/3页)  网游之帝国争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辽国萧太后?那个被誉为与武则天比肩的女人?     李诺忍不住又是一阵皱眉,今天是怎么回事,两张人才卡,一张招募到了贪官之王,另一个招募的缺失铁腕太后。不是说系统势力领袖以及其直系亲属不在抽取之列,重要地位和剧情人物不在抽取之列。     难道堂堂萧太后不属于这两类之列?李诺确认道:“可是辽国承天皇太后?”     萧绰回答道:“那不过是前世身份,现在不过是一个弱小女子,万望国君大人收留。”     弱小女子!李诺怎么会相信她会是一个弱小女子,这个在影视中多半以被扭曲丑化的萧太后,可是辽国著名的政治家c军事家和改革家。     在了解到司马靳曾经受到过辽国袭击的时候,李诺专门又去深入了解了一番辽国的历史,对于这位萧太后自然不会不关注,可以说她是辽国之中,除开国君主耶律阿保机之外最为重要的人物。她摄政期间,辽朝进入了最为鼎盛的辉煌时期。     萧绰小字燕燕,她的家族便是辽代最显赫的萧阿古只家族。在辽朝9位皇帝统治的209年当中,这个家族出了5位皇后c17名北府宰相c21位驸马,因此有着“国舅帐”的美称。     萧绰的父亲萧思温是“断腕太后”述律平的族侄,由于拥立辽景宗有功,被封为北院枢密使c北府宰相c尚书令c魏王,并且征召萧绰入宫,由于有萧思温这个靠山,萧绰刚进宫就被封为贵妃,两个月后就被封为皇后。     好景不长,萧绰的父亲萧思温第二年就被刺杀,突如其来的灾难并没有让萧绰倒下,反而让萧绰迅速成熟起来,协助体弱多病的辽景宗处理朝政,这个时期的萧绰跟武则天当时的情况很相似,皇帝都体弱多病,萧绰和武则天都很有政治才能,对于萧绰做的决定,辽景宗只是听个通报,不做干预,在萧绰的治理下,辽国日渐强盛,经济进入正轨。     976年2月,辽景宗传谕史馆学士:“此后凡记录皇后之言,亦称‘朕’暨‘予’,并著为定式。”这就是说,景宗将妻子的地位升到了与自己等同的位置,把契丹王朝的军政大权,彻底交到了萧燕燕手上。     没过多久体弱多病的辽景宗就逝世了,留下了萧绰和耶律隆绪孤儿寡母守着整个国家,当时耶律隆绪才十二岁,辽景宗临终之时他留下遗诏“梁王隆绪嗣位,军国大事听皇后命”,但是当时的情况是主少国疑,萧绰迅速抓住了事件的根本,那就是两个最有权力的大臣。     首先萧绰通过自己的美貌将与自己有过婚约的韩德让笼络在自己身边,接着将耶律休哥安排在南京(今燕京)留守,总管南面军事,加强边防,任命娶了萧绰侄女的耶律斜轸为北院枢密使,管理内政事务尤其是严管贵族。     韩德让给萧绰出了主意,让萧绰给宗室亲王颁布命令“诸王归第,不得私相燕会”,使他们失去兵权,解决了内部夺位的一大隐忧。     在韩德让的辅佐下,萧绰对辽国的制度和风俗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些改革不但将辽国从奴隶制国家进一步向封建制转化,而更改善了契丹族与汉族之间的关系。据《辽史·刑法志》记载,自萧绰变革之后,辽国“国无幸民,纲纪修举,吏多奉职,人重犯法”,“统和中,南京及易c平二州以狱空闻”,辽国内政呈现一片兴旺的景象。     萧绰迅速稳定了局面,让辽国的政治局面往好的方面发展,而萧绰的最大功绩就是两败宋军。     986年,宋太宗认为辽圣宗年幼而母后摄政,大举北伐,以收复石敬瑭献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正月,宋军兵分三路,东路攻幽州,中路攻蔚州,西路攻云州朔州,失败,宋太宗下令全线撤退。在撤退途中,辽军俘宋将杨业,后者不降绝食而死。     1004年闰九月,萧绰以索要周世宗收复的关南地为名,大举伐宋。除了在瀛州遭到抵抗外,辽军势如破竹,十一月就至宋都开封的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