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四十七、笔迹(第1/2页)  弃妇当家:农门小娇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崔阴氏总以为这苏娘子说来说去只不过是虚张声势,却不曾料到,许悠悠竟当真发此一问。不由地心下一惊,暗忖这妇人难道真有什么底牌不成。可又一细想,自己这婚书真真切切是媒人从苏家拿回来的,断断不会有差错。如此,阴氏的心便安了下来。     那边厢,冯村正接道:“小老儿倒是认得几个字,可要说验看笔迹,我不敢夸这个海口。不如去把田秀才请来。田老辈份高,德行操守就是到县城里,说起来也是要挑大拇哥的。由田老来断笔迹,绝对公道。”     唐初的秀才可不是明清的秀才,它和进士一样都是唐朝科举制度里的一个科目。     秀才一科要求对有关国家的大政方略问题作策论五篇,旨在选拔一些具有宏观全局意识的人才。真正比较起来,可比进士要高级得多,也难考得多。当年能考中秀才科的,实在是凤毛麟角,绝非一般二般的人物。就因为太高冷,报名的人便越来越少,到了时下已然是名存实亡了。     阴氏也听过田秀才的名。据说田老头官场混得不得意,回乡办了私学,倒是连番出过好几位进士,用“德高望重”来形容也绝不为过。可不管怎么说,人终究是清泉村这边的,要是有心偏颇,他们这些大老粗未必瞧得出来。     阴氏这心里头又扑腾起来,回身把自己带来的这帮人从左到右检视了一遍。最后眼睛仍是停在崔二家的老幺身上。     那后生还真是一点就透,随即向他大伯娘微微点了点头。     阴氏定心丸吃进肚子里,总算可以安安稳稳地等着好戏上演。老二家这娃娃是个人才,能看会写,能说会算,只可惜老二那俩夫妻眼皮子浅,没把孩子往那仕途路上引,要不然他们崔家这会子恐怕也出人头地风光乡里了。不过话说回来,不考科举也好,老二家风光了,她大房还能在族里站得住脚么?     阴氏这一番心理活动,旁人自然不得而知。只说冯村正着人恭恭敬敬地请来了田秀才,阴氏这方也再一次拿出许婚事。三等一,就差许悠悠一直挂在嘴边的证据了。     众人心知肚明,西洋镜即将被拆穿,只是不知道被拆穿的究竟是哪一方而已。     阴氏很镇定,许悠悠更镇定。她镇定自若地向田秀才等行礼告罪,跟着回屋,取了一沓信件出来。     “得亏我心细,还留着往年的一些家书。否则可真要被人给诓了去了。”     许悠悠淡淡笑了笑,将其中一封送到田秀才手里。略抬音量,向着田秀才,也向着其他人。“这是前几年我大哥写给我亲笔信,请田老验看。”     田秀才点点头,自信封中抽出信纸,一手拿信,一手拿婚书,对比着看了几行。随即双眉一耸,抬眼望着崔家人的目光里,便已透出极之明显的鄙夷和唾弃。     “这许婚书是假的,笔迹只有三分像,仿得极为拙劣。”     这一重锤落下,立马打掉了阴氏的下巴壳,“什么?假的?这不可能!”     她大惊失色,一把抢过田秀才手上的两张纸,唤着崔二家老幺:“小山子,你来看!”     糟糕!许悠悠蓦地心一提,提到嗓子眼吊着一口气。万一这小子之前看过婚书,她的把戏还玩得下去么?不管了,就算那小子揭破,她也一口咬定死赖到底!     而田秀才那里,则是一脸怫然之色。田秀才何等样人,就算本县县令到此,也要买他几分薄面。如今却被个无知村妇如此质疑,心中自然不快。再对比许悠悠的进退得当,当下对崔家的恶感更甚。     崔二之子崔山要比阴氏知礼,见田秀才那模样不由脸红了红,极恭谨地拱手一揖:“田老,得罪了。不是小辈愈矩,实在是事关我们崔家的名声,不敢怠慢。”     田秀才面色这才缓和了些,崔山松了口气,接过阴氏递上的信与婚书,仔仔细细地比对起来。这越比,他脸上越挂不住。     偏生阴氏还在旁边催:“怎么样?真的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