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遇刺,震惊朝野,满朝大臣义愤填膺者有之,忐忑不安者亦有之。
并非说义愤填膺者就能与太子遇刺事件撇清关系,也并非说忐忑不安者就一定会与太子遇刺有什么关联,如此大的事件,没有个结果肯定是不行的,而这些大臣们没有表现出一个姿态来也是肯定不行的。
朝中各种揣测纷纷冒了出来,事件真相到底如何暂且不说,这种种揣测中不乏有混淆视听的,当然更多的是借机给对手上眼药下绊子的。
当然,也有很多大臣怀疑此事与争夺太子之位有关,而且既然已经到了兵刃相加的地步,那么就必定是一个不死不休的结局。
不过怪异的是,人们虽然有此怀疑,但满朝上下却没有一个揣测指向此处。
人们心里都明白,刘备年事已高,将来继承刘备大统者无非就出落在刘禅c刘永c刘理这三兄弟身上,而刘永刘理二人一母所出,可以看作是一脉,与当今太子刘禅形成对垒。
此时选择支持哪一个,看似机会,实则也是冒险,万一自己押错宝,那就意味着自己甚至是整个家族的沉沦。
这是一个二选一的赌局,风险与回报同样丰厚,但是大多数人却是不敢去赌。
一些老城稳重的大臣干脆选择了缄默,说一些不咸不淡的话,至于谁将来坐上那个位置就效忠谁。
满朝上下反应最大的也偏偏是嫌疑最大的当属关中都督吴懿,他在听闻刘禅遇刺之后,连夜从治所赶到秭归,向刘备面陈。
坐镇成都的诸葛亮也使出了雷霆手段,从刘禅前往秭归乘坐的那艘楼船入手追查,结果跟罗欢当初预料的一般,当时操船的那些水兵均已下落不明,估计不是被人灭口就是已经逃匿了。而后来追杀刘禅的那艘楼船则根本毫无线索,成都水师及沿途水师在刘禅出事当晚均未有调度,并无一艘舰船外出。
刘禅闻报大怒,借机陈书刘备,请求撤换水师统领。
在这种情况下谁敢说个不字?就算诸葛亮也陈书刘备,认为水师应需整顿,其他的满朝文武自然更是不敢赘言。
这个事情已经摆明了,刘禅遇刺,水师负首要责任,更何况如今担任水师统领的吴班乃是吴懿的族弟,吴懿就算真的与此事无关,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跳出来为吴班求情,不仅是他,就连皇后吴苋也不敢多言,否则恐怕更会令人猜忌。
当年刘备盘踞荆州的时候,手中拥有一支水师,这支水师划归关羽治下,由陈式统领,不过只有大小舰船三十余艘,并没有形成规模和有效的战斗力。刘备夺了益州之后,原本刘璋的水师也一并降了过来,使得刘备手中水师力量大增,大小舰船增至一百余艘,原刘璋水师的统领正是吴懿的族弟吴班,刘备就将荆州水师与益州水师并归一处,自成一师,分别任命吴班和陈式为正副统领。
刘禅和诸葛亮的两封书信送至秭归,刘备看罢很快给了回复,调吴班至秭归前线另有任命,提拔陈式担任水师正统领,另调关兴担任水师副统领,谯周担任水师军司马。
陈式追随刘备多年,在蜀军中属于那种恪尽职守中规中矩的中级将领,即使是刘备命令其身陷险地或者是孤军深入也会毫无疑问的执行,其忠诚毋容置疑,可以说是军人中的典范。但是陈式在勇武和谋略方面并没有什么出类拔萃的表现,是那种不显眼但是有不可或缺的人。
满朝大臣都是成精的人物,从刘备的这一系列任命中可以揣测出刘备对水师甚至是对吴懿已经不再如以前一般的信任,而提拔起来的关兴c谯周二人,身上都有着明显的太~子~党的印记,或者干脆说根本就是刘禅一党,人们哪里还不知道在刘备心中嘱意的太子依旧是刘禅一人,一时之间很多大臣也亮明了态度支持刘禅,使得刘禅更加坐稳了太子之位。
还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