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百八十四章 君与民说(第1/4页)  武侠大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报纸在三天后发表,占据了很大一块版面,标题叫做“君与民说”。通篇就是季阳和萧易暖的对话,简单易懂,没读过书的百姓都能听明白。

    因为采访之前,季阳并没有做太多准备,所以对话不是很完美。

    比如讲机遇这一段说到了钱,就被许多自诩高雅之士所诟病。把格物放到与武相等的地位,鼓励百姓监察官府,鼓励报馆披露奸商豪强贪官,引起了很大争论。

    季阳对百姓说的这番话,上层人士都不怎么满意。

    他们认为太昊皇朝之所以那么强大,全凭他们这些豪强巨富,可是季阳却总是怀疑他们的节操,还叫老百姓监督他们,举报他们。

    “本末倒置!”已经五十多岁的乔天富用力一拍桌子,把茶几都震得跳起来,茶水四溅。

    乔天富是晋商首脑之一,在季阳没有创建南北两大商会之前,晋商应该是中原资本最雄厚的商会。

    晋商的大本营在山西太原,离京城很近,京城周围都是晋商的经商范围。不过晋商虽然资本雄厚,却属于投机商人,他们主办盐业和票号,很少从事生产实业。

    盐业就不用说了,稍微熟悉史的都知道,明朝卖盐需要盐引,能拿到盐引的多半在官府有关系。晋商是不晒盐的,他们只凭借盐引,从盐工手里低价收高价卖出。

    票号有点像今天的银行,学了九边银行和星宿银行之后,晋商票号已经是十足的银行了。晋商除了贩盐之外,也从事其他商品的贩运。

    晋商多数从事长途贩运,商品流转和资本周转慢,垫支资本大,在资本不足的情况下,就需要向社会借贷。例如晋商贩运福建武夷茶,或安徽霍山茶,或湖广茶,经水陆之途运销至北京c归化城c张家口c蒙古草原c乌里雅苏台c科布多c恰克图和西北兰州c新疆伊犁c塔尔巴哈台等地,路程数千里。

    因为资本用量大周转慢,需要大量货款,为了适应营销活动需要,晋商首先创办了账局,经营存放款业务,后来在账局的基础上而形成票号。

    晋商的信用表面还不错,实际上绝对是一群大奸商。

    他们为了赚钱,完全不顾国家道义,即便在中原与蒙古人,后金开战的时候,依旧向他们出售粮食衣物甚至军火。因为晋商网络庞大而复杂,几乎遍及全国,所以季阳一时间拿不下他们。

    “爹,我觉着皇上说的不错,咱们做生意就应该对得起良心。”乔和安是他的第五子,今年十七岁,因为年龄较小还在读书,暂时没有接触到家里的生意,为人还比较天真一些。

    加上季阳当皇帝后,中原的变化可谓日异月新,乔和安受到新风向的影响,是当今皇帝的半个脑残粉。

    “我不是说这个,我是说皇上叫那群泥腿子来监察我们,还要去举报我们,这不是本末倒置是什么。太昊皇朝能有今天的繁华,靠的是我们,而不是那些泥腿子。”乔天富愤怒地道。

    他如此地愤怒,不止因为季阳这些话,还有之前季阳出台平价令的原因。因为平价令,使得他们错失了一个赚钱的大好良机。

    “行的正坐得直,怕什么。”乔和安无所谓道。

    乔天富被他噎住了,这个儿子聪明伶俐,武双全,哪都好就是太幼稚了。在他的概念当中,哪家商会做的这么大没点黑料,这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

    偏偏乔和安傻乎乎的,没接触过家里的生意,也不知道想事。

    他还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当初他们和乔和安这般年纪的时候,虽未接触家里的生意,却也开始关心,并旁敲侧击或打听到一些事情。

    似乔和安这般,乔天富都不敢跟他说生意上的事情。

    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局面,当然不是乔和安一个人的问题。关键在于乔和安的母亲韩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