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高三想起在博物馆看到的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军使用过的“独一撅”,又叫独角牛。就是刚才他说的这种典型的单发武器。“独一撅”,可能很多年轻人都不清楚,但是对那些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却是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由民间铁匠用铁锤一锤一锤的打出来的,结构很简单,最难打造的就是地方就是枪管,还没有膛线,一次只能装一颗子弹,子弹还是步枪子弹,而且口径还是7.92毫米的,主要是这个口径的子弹在中国的保有量大。子弹打出后,就要向现代猎枪一样,把枪管向下掰开,用手把弹壳拉出来,再重新装上一颗新子弹。
这种枪被评为抗日战争时最差手枪,因为是铁打的,时间长了枪表面还会生锈,看起来就是一块破铁块。尽管,这把枪看上去很简陋,但是由于使用的是步枪子弹,近距离的杀伤力仍是很大的。在我国的抗日战争时期,为抗战事业胜利起到很大作用。据资料显示,在抗日战争中,我军至少生产了好几千把的独一撅,大量装备民兵和游击队,成为了很多游击队员心爱的武器,特别是结构简单,容易上手,不管大人小孩拿到手里,不用一会就会使用。同时使用距离比较近,也不用考虑什么准不谁,只要打响就会造成杀伤。
高三想到里,想到自己图纸该怎么画了,只要在“独一撅”的基础上做一些改进就成了。
高三在一边拿起一跟木棍,在地上画起来,因为再简单的枪支都比冷兵器复杂。在正式画之前,先在地上打个草稿吧。
高三一边画一边想,“独一撅”整个都是铁块,当然这可能是为了加强结构强度,才这样的。也许还有其它的用途也说不准,毕竟在后世当时造个这枪的师傅们都没有了。而现在这些人都在其它地方,可能正在研究也就说不定。现在这个枪的优化版升级版可以要由他来完成了。
高三想到后世的猎枪,也是打完之后,把枪管掰开,再从后上子弹。为了方便退弹壳还有一个很方便的小通条。为了加大火力,还可以做成双管的,一次性压两发子弹。这不火力就增强了一倍。于是高三就按照双管猎枪的样子开始画图,其它都好说,枪管长短他有点犯嘀咕,毕竟的是杀伤性武器,太短了威力小,太长了毕竟是步枪子弹,后座力太大,手腕受不了。所以,他想了一天,决定短一点画了三种枪管,分别的3厘米、5厘米、8厘米的枪管。其它就击针强度了。高三有印象说二战时期有一款日本枪和一款法国枪的击针总是出问题,不是被打断就是不能有效击发。所以高三的击针选择并不多,先不管那些了,有总比没有好,最起码能吓呼人。而且以前铁匠大叔他们研究过如何造枪造炮,所以,可能有很多问题都已经解决了,只是由于没有合适的材料,不能保证枪械的寿命,所以才放弃了研制。想到这里,高三就把相应的部件都画出来,从单筒枪管到双筒枪管,从3厘米5厘米8厘米,一共六种设计都画出来,同时还有击铁、击针、击锤和扳机及护圈,还有其它木托等。为了保证木制品的结构强度,按照最初的手铳设计的木头握把,木制口总比铁制口方便。说白了他画的图就是现代猎枪,把枪托锯了,把枪管锯短,就是他画的枪图。说不好听的,明朝时期中国的铁匠就能造火枪了,只过用了比那时先进的子弹,由点火发射改成了击锤击发发射。
基本成型之后,高三让铁匠大叔和秦勇过来看看,他在地方画的枪图。
铁匠大叔过来后看了看,说:“这个玩意不是就是以前的火铳吗?而且还这么短,太简单,一点都没有压力,很容易就能打出来,就现在我每年还得到几把卖给山里的猎人。”
高三说:“样子是一样,不过是打步枪子弹的,一是口径问题,需要能装上子弹并打出去。二是枪管问题,我画了三种,分别的3、5、8厘米长度,不过我估计,最有可能的还是3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