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父于何地?”
武安郡王文彬在大梁朝野的威望仅次于兴国年间冤死大理寺的宗鹏。此时欧阳东却不怕这位老王爷,当下抬了抬头,朗声回答:“圣上本是明君,我们这样做,并不会损害陛下的英明。圣上若能顺应民意,必能传为千古佳话。”
文彬高声冷笑道:“你们分明是想挟众胁迫圣上。此案朝廷自有处置,你们如此行事,要天下人如何看待陛下?”
“我们不过进忠言,伸正义,陛下若能纳之,天下之人当知本朝君明臣贤。后世之人,亦当赞皇上宽仁爱民之德。”欧阳东口才极佳。
文彬毫不退让,厉声质问道:“既然已进万言书,为什么还跪在这里?理当速速散去,等待圣上与朝廷的处置,跪在这里不爽,又是什么用心?如果跪在这里非要一个结果,这和胁迫朝廷,又有什么区别?”
文彬和欧阳东的这番对白,众人们听得清清楚楚,有些人怨愤更甚,以为武安郡王不站在他们一边,心中的悲情意识更浓,反而更加坚定;有些人看到中兴三将仅存的文王爷竟然站在大家的反面,难免失望;有些人则心生犹豫,以为武安郡王说得有理。但没有带头动身,众人便都不愿意动,没有人希望自己被看成孬种,以后一辈子抬不起头来。
但是无论是谁,对于这些心中并没有反对朝廷意识的学子和百姓们说,文彬最后的质问是难于回答的。连欧阳东都一时语塞,不能回答。
文彬原本只想造势营救李越,可没料到自己造的这势已经大到脱离自己掌控了。此事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大梁百姓对朝廷内的主和势力积怨已久,平日里只是敢怒不敢言,李越一案只是百姓怒火爆发的导火索。
文彬正要乘胜追击,劝散众人。否则任由他们继续闹下去只能增加自己营救李越的难度。可李宦却突然出现了,并高声宣旨:“宣武安郡王觐见!”
文彬只好跟着李宦安去见皇帝。
可是丽正门前上万热血沸腾的学子和百姓们,却无法理解文彬的心境,上万人静静的跪在御街上,默默等待皇帝的答复。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