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前往淡水补给;如果利士比16日夜里就返航流球;如果利士比17日早晨不往基隆游这么一趟,那么这场海战也许根本不会进行,即使发生了,后果也决不会这么惨。
可惜,事实上没有如果,海战就这样发生了。
17日早晨七时三十五分,薄雾。基隆以西海面上腾起根根烟柱。福建水师第一舰队六艘舰艇拔锚《》,方向基隆港。
战后,大家才发现当时中法双方舰队停泊的距离绝对不超过五海里。只是因为法舰根本没有想到会有中国舰队出现,所以当第一舰队凌晨左右在停泊在他们以西不到五海里时没有发现。而之后,又因为一直有雾,所以双方都没有发现对方。
不过,法舰拔锚《》的时候,第一舰队也正准备《》,因此法国舰队这一动,就被第一舰队的几位瞭望兵同时发现了。虽然有雾,看不清楚,但是光是那几根隐隐约约的大烟柱,就可以断定那绝不是一支小舰队。而如今在台湾海峡游弋的只能是法国人。
虽然英国人的情报显示利士比舰队这几日一直在基隆附近游弋,但是出发前,包括白小天在内的所有人还是担心自己的运气不够好。所谓两翼包抄,也不过是白小天针对自己一方万一走了狗屎运,把法国舰队正好堵在基隆湾的一种妄图将其全歼的大胆意y罢了。按照一般的情况,最有可能发生的就是第一舰队和法国舰队在海上相遇,这样的话,重创还是有可能的,但是全歼的美梦那就只能停留在大脑中了。
可是没有想到的是,白小天的意y竟然完完全全的实现了。怀着激动万分的心情,吕翰命令各舰做好最后的战斗准备,然后拔锚尾随法舰向基隆全速前进。
各舰其实早已经准备好了。昨天夜里所有易燃物品就已经进行了妥善保存。各个重要部位锅炉房c弹药库c驾驶室以及各炮台等重要部位四周都早就堆上了近一人高的沙袋或者煤袋。为了防止把火灾引向其它的舱室,各通风管上部的风斗都已被拆掉,所有无关的水密舱也全都关闭了舱门。
由于四艘巡洋舰上富尔达号c德斯丹号是木制舰,费勒斯号上也仅仅是舰体外板敷有铁甲,杜居士路因号这艘铁胁木壳巡洋舰上好些,它的舰体为铁制,水线以下则以铜板覆盖,但是都无法和铁甲舰相比。而法舰拉加利桑尼亚c胜利号上均装备重炮239炮6门,119炮4门,99炮6门,其他五艘巡洋舰上也均有140——163不等的重炮。即使是杜居士路因号这样的铁胁木壳巡洋舰挨上一炮也够受,更别说富尔达号和德斯丹号了。所以根据白小天的命令在离开马尾的时候,四艘巡洋舰都在甲板上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沙。此外,水兵们还会每隔半小时就在沙上再浇上一层海水。虽然行动上有些不便,但是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炮弹对舰体的伤害。尤其是对于防止火灾更有奇效。这个措施在战后得到了各舰官兵的一致称赞。
尽管如此,各舰还是迅速进行了最后的检查。这当中炮兵们尽管在炮台周围的沙袋中已经堆放了一些炮弹,但是还是忍不住又搬了一些出来放在离炮位最近的地方。负责补给的搬运兵则干脆抱着发射药包分散在炮位四周,准备在开炮后以最快的速度补给。而负责消防的水兵们则拿着橡胶消防水管随时待命。暂时空闲的水兵也不肯停下来,不是检查那些按照白小天的提议每隔不远就摆放的一个大水桶是否盛满了水,就是又在甲板上再浇上一层水。
总之,等第一舰队拔锚《》的时候,全舰官兵已经竭尽可能的做好了一切准备。
战争的结果往往在战争爆发之前就已经决定了。这句话,对于基隆海战乃至于整个1884年的中法海战来说,的确是一点也没有错。后世的军事学家们分析这场海战,都得出了一个相同的观点,那就是中法海战其实从白小天在伦敦接受了清廷任命的那时起,就已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