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八章 邺城(上)(第3/3页)  三国袁熙之力挽狂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前,纳首便拜。“儿子袁熙拜见父亲(臣崔琰拜见主公)”崔琰也随之拜倒在地上。

    “嗯,显奕起来吧,季硅先生快快请起。”声音平静,不失威严。

    袁熙和崔琰依言站起身,袁熙朝着厅中诸文武团团一礼,“诸位先生c将军安好。”

    “二公子好!”袁熙虽然贵为蓟侯,后将军,幽州牧,但是在邺城仍然被唤为二公子。他们兄弟几人都是这样。

    袁绍满意的点了点了,捋须微笑。崔琰向袁绍汇报了此次出使的经过c袁绍好生抚慰,赐金银财帛赏赐。崔琰谢恩后,找到文臣一列居中的位置坐下。袁熙环顾四周,发现三弟袁尚和表兄高干已经在文臣之首的两个位置坐下,以下乃是沮授,许攸,审配等;武将一列,上首空了两个位置,袁熙猜想应该是自己和大哥袁谭的位置,其下乃是文丑c张颌c高览,颜良作为先锋,已经南下,故不再此处,袁熙很快的与他们一一眼神交流一番,算是打招呼吧。

    落座之后,袁熙迅速的观察厅中的变化,最为明显的乃是文臣一系,田丰下了狱,顶替他的乃是与父亲袁绍为总角之交的许攸,其下乃是审配c郭图,辛评c逢纪。

    沮授虽然仍是文臣之首,但明显没有以前受到袁绍的重视了。袁熙还在感叹厅中人走茶凉的变局,思索其中的利害关系和对自己的影响,就听见袁绍问道:“显奕,虽然旅途劳顿,然而自古圣贤皆是先国后家,国事为重,我招你们兄弟回来的目的想必你已经知道了,就说说你的看法吧。”

    闻言,袁熙收回四处观察的目光和思绪,做低头沉思状。在南下之际,袁熙已经召集了自己的心腹商议了应对之法,南下途中也多有思量,所以此时也不见慌乱,昂然的跪倒在厅中。待感觉到众人的目光都被吸引过来后,袁熙淘淘大哭,哭声惊天地泣鬼神,闻着无不为之心悸。

    袁绍微微不悦,不知道他唱得又是哪出,众人也是议论纷纷,摸不着头脑。

    见达到了预期效果,袁熙止住哭声,用略带哽咽的声音道:“想我袁家五世三公,世受皇恩,自高祖袁安公时起,为大汉肝脑涂地,在所不辞。当今天子被曹贼挟持在许昌,朝不保夕,又想到当年为保社稷为董卓所害的族人,情不自禁掉下泪来,失态之处,请父亲责罚,众位大人见谅。当此天子蒙难,社稷危卵之际,正是智勇忠诚之士奋发之时,父亲身为大将军,天子近臣,应当奉辞伐罪,营救天子,上报社稷祖宗,下拯黎民百姓。熙原为先锋替大汉扫除僭逆,匡扶汉室。孩儿浅见,请父亲指正”。

    袁熙巧妙的将南下伐曹与忠于汉室联系起来,若不支持南下就是不忠于汉室,这个罪名相信没有谁愿意承担吧。虽然自初平以来,天子势弱,屡为权臣所协,然而汉家四百余年的影响与威权不是几个权臣就能磨灭的,有了这杆大旗相信河北上下对于南下的阻力会少很多的,众人也会更加齐心。

    众人也随之拜倒,请主公兴勤王正义之师,讨伐叛逆。

    袁绍也适时的拍案而起,一副义愤填膺,忠臣孝子之状。“好,有诸位相助,定能一举扫平曹贼,匡扶天下。”袁绍看了眼跪在众人中间的袁熙一眼,眼睛里闪过异样的神采,“熙儿,看你一脸疲惫,不必留在议事厅了,下去给你母亲请安。”袁熙一番动情的表演,为袁绍赢得了支持,袁绍大为开怀,言辞间亲热不少。

    袁熙依言退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