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9章 太医与一个女人坚持不懈的努力(第2/4页)  叶赫那拉·垂绣帘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试,合格者为医士,不合格者继续肄业,以待再考。而仅仅成为医士还远远不够。因为御医是要从太医院内医术精湛c品行端正的医士以上人员中层层选拔的。清代设御医十人,这些御医在进宫之前需在太医院供职6年,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并经过3或5年一试c二试c三试合格者,才有资格入选,否则宁缺不补。另外,清宫御医有些是各省官员举荐之名医。因此要成为一个御医,至少也要花上十年的时间。

    御药房给皇宫制药,御医给皇室看病,因此各个环节都不能有一丝疏忽。皇帝c后妃如有病,御医赴各宫看病,称之为“请脉”。由御药房专职带领前往,诊视皇帝时,先行君臣之礼,然后由第一位御医跪诊左手,第二位跪诊右手,之后再互换。然后要叩问皇帝身体感觉。诊完,要和内臣一起去合药c取药,将药贴联名封记,并详细记录该方药性及治疗之法,最后要在年c月c日之下签名,以备查考。给皇帝煎药的人都要先喝药,这就是所谓的试药了。

    根据以上资料我们可以看出御医院在清代叫太医院,所以御医确实被人们尊称为太医,但是被尊为\\\"太医\\\"的绝大多数都不是御医。真正的御医是极少极少的。

    让我们再来看看慈禧和太医院的医生们的溯源。兰贵人那拉氏受封为贵人后,在两年之后才晋了一级,由贵人升为懿嫔。那拉氏晋封懿嫔时已经将近二十岁,虽然经常奉召却始终梦熊无兆,这对于兰贵人来说始终是一件时时担忧,夜夜操心的事情。事实上,我以为那个年代人们都是早婚,极其有可能女性的各项机能还没有发育成熟,那么结婚一两年不生育是很正常的事情。更何况,作为丈夫的是皇上,身边美女环绕,精力有限,这些都有可能是限制后宫的女人们受孕的原因。当然,我们的那拉氏兰贵人是不会考虑到这么多因素的,她只是为自己受宠多时还未怀孕这件事情担忧。在她的心中,还有一个隐隐的忧患,那就是她有一种先天的难以对人启齿的病症——月经紊乱。估计兰贵人很早就发现了自己的这个病症,入宫后她向年长的宫人请教,得知这个毛病是要更治的,如果医治不及时,会影响今后的生育。

    但是当时那拉氏只是一个小小的贵人,根本够不上传太医院的御医入宫看病。御医入宫看病,并不是像电视上演的那样,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要是那样的话,只怕清一朝皇帝的头上会戴满数不清的绿色帽子。事实上,后宫内的大小事宜是要奏请皇后,由皇后定夺的。嫔妃有病,也必须先奏请皇后,再有皇后宣召御医入内庭诊治。治疗的接过也是要上报皇后知道的。那拉氏当然不愿意通过皇后,使自己这难以启齿的病症被宫中上下成为话题,所以经过一番谋划之后,或许是一次妖娆的歌舞之后,也或许是一次为皇上鞠躬尽力的批阅奏折之后,更可能是一次酣畅的欢愉之后,总之就是在皇帝满心舒畅c龙颜大悦之际,她借以时感腹痛为由,恳请皇帝传召御医诊视。

    根据清代《宫廷医药档案》记载:咸丰四年四月三十日,懿嫔经御医诊视,服用调经丸。这份“调经丸”的方子,经后来的中医评议,显然是针对懿嫔的月经紊乱之症,也足以证明她年轻时确实有痛经和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又兼带下之症。

    到七月十三日,懿嫔服用“调经丸”两月有余,病情似乎却并未好转,依然是“气血不通”,“腰腹胀痛”还有“胸满呕逆”。所以当时诊视懿嫔的太医李德立认为是“寒饮郁结”,于是另行开了“温中化饮汤”这味药。而就在七天之后,御医庞景云为懿嫔诊脉,议用除湿代茶饮送调经丸,另外辅以“和肝化饮汤”,以及照原方“和中益气饮”加香附三钱,轮番于午后服饮,经过一个月德调治,懿嫔那拉氏月经不调的毛病终于得以好转。

    在这之后,那拉氏锲而不舍,又经过一年对身体作全面的调理,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