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二百七十八章:国运的对碰(一)(第2/3页)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召集七州长官c十八部落首领开会,在其感召之下,辽国重新建立,史称西辽。

    可敦城周边水草茂盛,畜产丰富,远离金国数千里之远。只用了几年时间,西辽的兵力重新聚集到了数万之多。

    在公元一一二九年,也就是建炎三年,耶鲁大石出兵突袭金国的北方大营,居然一战成功,夺回了两座营盘。

    建炎四年,金国决定出重兵斩草除根,灭绝契丹余脉。然而完颜吴乞买突然发现,朝中竟然无兵可用,绝大部分的金兵都在大宋的境内。

    无奈之下,金国对辽国的征讨也就不了了之。

    耶律大石得到了更加宽松的环境。不久之后,他展开波澜壮阔的西征,从可敦城出发,征服无限遥远的疆土,几乎和从前辽国的版图一样广大。

    随着西辽的日渐恢复,给金国的压力也就越来越大

    在大金国的北方,是一望无际的大漠和草原。

    住在上面的部落,比起女真人更为凶悍和桀骜不驯,经常给女真人吃苦头。幸亏这些草原上的部落并不团结,还相互厮杀缠斗。这才给了女真人一个机会,去统治这片地方。

    所以,金国必须在北方设置重兵防御,还要每年出兵到大漠去,帮助这些个草原上的部落“减丁”,以免他们人数过多而增添事端。

    在大金国的西面,是敌友不分的西夏。

    这些可恶的党项人跟草原上的鬣狗是同一个脾性,不去理睬它,它就跑出来咬你一口;派兵去打,它就龟缩起来,严防死守,让人好生头疼。

    而在大金国的西南处,也就是宋朝的陕西路和蜀中地区。

    在那里,宋朝居然悄悄地组织起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准备向金兵反攻。

    简而言之。十几年前金国崛起之时的那种所向披靡,到处开疆拓土的形势,已经停滞不前。国内外的各种暗流开始蠢蠢欲动。

    可以这样说,如今的大金国。正处于一个国运的转折时期,如果处理得当,金国将继续上升;如果处理不当,金国可能开始往下沉沦。

    在这种情况下,金国国君完颜吴乞买决定,把全国的兵力集中在陕西地区,与宋朝的军队决战。

    假如胜利。金兵将乘胜追击,彻底歼灭南宋,继续金国的上升势头。

    假如失败?这个后果太严重了,有些不堪设想!

    只不过,对于与宋朝之间的战争。需要去考虑过失败这个问题吗?

    宋朝的秦川地区,古时也叫做河东(黄河的东边)和关陇地区。这里对于南宋而言,有着多重意义。

    第一c这里民性强悍,勇武赶战,是招募兵卒的最好的地方。

    这些地区的一些土著族姓。例如折家c种家c杨家c刘家c等等,从五代十国时期一直延续到北宋朝,都是以世代将门著称的。

    所以,虽然宋朝已经南迁,想要建立一支可以抵抗金军的劲旅。必须尽可能保留这个最好的兵源所在。

    第二c这个地区是宋朝廷很重要的钱粮基地。

    蜀地是汉人最后的避风港。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每次汉人面临灭顶之灾时,四川这块腹地之中的腹地就会产生作用。既能避难,还能提供复国的钱。

    第三c这个地区是长江的上游地区。一旦这里失守,金兵就可以从长江乘船顺势而下,处于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势必难以抵挡防御。

    毫不夸张地说,即将在川陕地区发生的连续几场大战,其实是金宋两国国运的一次大碰撞,哪一方输了都会开始往下沉沦,甚至是万劫不复。

    在这场国运对碰的大戏中,知枢密院事c秦川宣抚使张浚大人成为了前半段的主角人物,因为是他一手主导了战争前期的进程。

    在建炎三年,朝廷刚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