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三百零六章:征剿洞庭湖(二)(第1/3页)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对于岳飞在洞庭湖取得的初步胜利,高宗皇帝非常高兴,亲赐岳飞御札:

    “近得奏,知卿已至潭州,时方盛暑,将士良劳。朕以湖湘之寇,逋诛累年,故特委卿,为且招且捕之计,欲使恩威并济,绥靖一方。闻卿到彼,措画得宜,朕甚嘉之。然今去防秋不远,若此寇既平,则可以专意捍敌。更宜多算,决致成功,此朕所望于卿者。其他曲折,张浚既至军前,可就议也。二十三日。”

    这道御札中出现了两个名词:一是防秋;二是捍敌。

    这两个名词都是指向同一个目标一一一金兵。

    金兵作战有个习惯:秋冬起兵入侵,春夏收兵回朝。

    因为女真人的这个习惯,所以逼迫宋朝也必须相应地在秋天安排防御计划。

    但问题是,如今正在与洞庭湖的水匪决战,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提及金兵?

    原来岳飞在临安府行宫的时候,就跟皇帝提出了先除内患再驱外侮的政策。

    如今皇帝忽然重提此事,一来是替岳飞打气,让岳飞知道,他的提议皇帝有记在心里;二来皇帝担心,假如岳飞被洞庭湖的水匪给羁绊住,战事旷日持久,一旦到了秋天,当金兵南下的时候怎么办?

    如今岳飞在高宗皇帝的眼中,是一把不折不扣c坚固耐用的保护伞。

    转眼到了五月三十日,张浚和岳飞议事,圣旨忽然降到。是召张浚还朝的。商议防秋计划。

    张浚眼看杨么叛军仍依险据守。一时似无可乘之隙,就对岳飞说:

    “浚将还矣,节使经营湖寇,已有定画否?”

    岳飞成竹在胸,从袖中取出一张地图,展开在张浚的面前,说道:

    “有定画矣。”

    这些军中样式的地图,张浚哪里看得明白。只见他在地图的前面观察了很久,摇了摇头,转身对岳飞说道“

    “浚视此寇,阻险穷绝,殆未有可投之隙。朝廷方召浚归,议防秋。盍且罢兵,规画上流,俟来岁徐议之。”

    这个张浚竟然建议岳飞收兵,明年再来。

    岳飞摇摇头,轻轻一笑。说道:

    “何待来年,都督第能为飞少留。不八日,可破贼。都督还朝,在旬日后耳。”

    八天破贼,岳飞何等的豪气!

    张浚听了,却突然感到有些不快,心里想道:“你岳飞是否太过狂傲了一些,我们来到这里两个多月,招捕c剿除的人马还不及杨幺寨中的五分之一;才八天的时间,怎么可能完成灭贼的大事。”

    于是乎,张浚对岳飞说道:“君何言之易耶?王四厢两年尚不能成功,乃欲以八日破贼,君何言之易耶!”

    事实也是这样,王燮花了两年的时间都没有成功,反而一败涂地,而岳飞说八天破贼,也似乎真有点儿戏。

    八天之内别说造船只,选器械,就算纯进兵走路都很紧张。毕竟这是八百里方圆沟壑参杂的洞庭湖,范围太大了。

    岳飞见张浚不明白,就进一步解释道:“王四厢以王师攻水寇,则难;飞以水寇攻水寇,则易。”

    张浚再问:“何谓以水寇攻水寇?”

    岳飞无奈,只好逐一详细加以说明:

    “湖寇之巢,艰险莫测,舟师水战,我短彼长,入其巢而无乡导,以所短而犯所长,此成功所以难也。若因敌人之将,用敌人之兵,夺其手足之助,离其腹心之援,使桀黠孤立,而后以王师乘之,覆亡犹反手耳。飞请除来往程,以八日之内,俘诸囚于都督之庭。”

    虽然张浚还是半信半疑,但是岳飞这几年下来的功劳摆在哪里,不由张浚不信,结果张浚还是给朝廷写了一份奏折:

    “水寨阙食,徒众颇离,据飞称:‘旬日之间,可见次第。’臣欲更依圣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