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三百二十五章:出尔反尔(第2/3页)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却没注意到旁边有个人死死地盯着他,嫉妒羡慕恨得快要发狂了。

    这个人就是一一一左宰相张浚。

    自从成为朝中的执宰和军方的大都督之后,张浚已经把自己定位为南宋朝廷第二人的高度了。在他的内心深处,自尊和自傲是永远分不开的,而自尊和自傲的基础就是权力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利!

    “中兴之事,朕一以委卿,除张俊c韩世忠不受节制外,其余并受卿节制。”

    高宗皇帝居然对岳飞说出这样的话,把他的都督府置于何地,把他这个朝廷的第二人置于何地?

    张浚越想越气愤,越想越憋屈,他完全不能够接受皇帝这样的安排。

    于是乎,张浚决定面见高宗皇帝,要把这件事情给彻底搞黄。

    皇帝金口玉言,言出法随。

    要推翻皇帝已经做出的决定,无论在哪个朝代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张浚并不担心说服不了高宗皇帝,因为他还有一个好帮手一一一枢密院使秦桧。

    张浚和秦桧一起进皇宫,跟高宗皇帝谈话。

    谈话的内容不得而知,因为没有任何的史料记载。当然,即便当时有史官把他们谈话的内容给记录下来,也会被后来掌权的秦桧销毁殆尽。

    虽然不知道他们谈话的内容,但是当张c秦两人走出皇宫的时候,高宗皇帝已经变得非常的平静。

    从特使何藓把徽宗皇帝的惨讯带回来到现在,差不多是一百天左右,这么短的时间里,高宗皇帝就彻底平静下来了。

    国恨家仇,死父辱母c奴役全家族等等,这些仇恨全都被放下了

    这就是高宗赵构。他有血性,有正义感,也有复仇之心。可惜的是,这些个正能量的储藏太少了些,实在是不耐用。

    他一定是想到了所谓的祖宗家法,武将是不能单独领兵的,更是绝对不能独领天下兵权的,否则祸起萧墙,不用外鬼,内贼就会搞垮他赵家的江山。

    更会想到他一直以来的那点小心思,他是不想和女真人死磕的;以往他所支持的那些战斗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以战迫和。

    在谈判桌上多捞点筹码而已。

    可怜的岳飞正在兴头,雄心壮志地走在去收编行营左护军的路上。

    他走得很快,可后面追来的信使更快,三道圣旨接踵而来。

    但自古君无戏言,如何对岳飞取消信誓旦旦的皇命,却颇费斟。高宗皇帝给岳飞连发三份手诏。第一份手诏说:

    “前议已决,不久令宰臣浚至淮西视师,因召卿议事。进止之几,委卿自专,先发制人,正在今日,不可失也。”

    这份手诏要求岳飞与张浚议事,至于“议事”内容为何,似不便明说。

    第二份手诏的内容是:“览卿近奏,毅然以恢复为请,岂天实启之,将以辅成朕志,行遂中兴邪!嘉叹不忘,至于数四。自余令相臣浚作书具道。惟卿精忠有素,朕所简知,谋议之间,要须委曲协济,庶定祸乱。”

    估计到张浚出面“具道”后引起的种种不快,因此高宗皇帝一方面对于岳飞大加褒奖,另一方面又要求他“要须委曲协济”

    第三份手诏写道:“淮西合军,颇有曲折。前所降王德等亲笔,须得朝廷指挥,许卿节制淮西之兵,方可给付。仍具知禀奏来。”

    这样的语句,只不过是高宗皇帝收回成命的客套写法。假如岳飞一意孤行,得到的只能是贻笑大方的结局。

    岳飞不料事情突然变卦,其愤怒的心情可想而知。

    由于宋高宗不便再次召见,就由张浚出头露面,将岳飞召至都督行府。

    面对着满脸通红的岳飞,张浚难免有些心虚,只能装出根本没有发生过命令岳飞统率淮西军的事情,转弯抹角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