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三百三十四章:双输的协定(三)(第2/3页)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还有,你们家男人在十多年的田间劳动中,都已经成了合格优秀的好农民,为大金国的农业生产发挥出重大的贡献。

    虽然这些都是事实,假如真这么说了,岂不是当着众人打高宗皇帝的脸吗?这和谈还要不要继续下去了?

    想来想去,乌陵思谋只要用了一句外交辞令来回答:

    “但望和议早成。”

    乌陵思谋的回答,让高宗皇帝和秦桧都松了一口气。这个金人还算知门道。

    就这样,高宗皇帝向金国特使大人表示出最大的诚意,不但亲自拍板,同意了全部的条款,还马上派专人护送特使大人回国。

    乌陵思谋心满意足地走了,高宗皇帝和秦桧所受到的压力不减反增,即便是高宗皇帝那些神奇的泪水,也还是有时效性的。

    一句话,对于金国那些苛刻的条款,很少宋人能够接受得了。

    这时候,左宰相赵鼎出手了。

    赵鼎向高宗皇帝提议:“赔钱是可以的,但帝号和国号无论如何都要保存。”

    这个提议一经提出,得到了满朝官员的赞同,除了王庶和秦桧外。

    不久之前王庶还是鄂州知州,属于岳飞的同事兼部下,两人堪称志同道合,都是力主直线报国,以直报直,以怨报怨的人。(平南文学网)

    所以,王庶坚决反对与金国和谈;即便和谈,也要先把他们打疼了再说。

    至于秦桧,这个完颜昌的奴才,当然是女真人要什么他就给什么。

    虽然赵鼎的主张非常的温和中立,但是对急于求和的高宗皇帝而言,无异于横生枝节,阻挠他的好事。

    高宗皇帝于是龙颜大怒,在朝堂上说道:““士大夫但为身谋!向使在明州时,朕虽百拜亦不复问矣。”

    高宗皇帝说的是八年前的往事了。

    当时还是建炎四年,完颜兀术搜山巡海,追捕高宗君臣。当时恐怕高宗皇帝对金兵作出什么让步,大臣们都不会反对。

    听到皇帝这样说。大臣们都沉默了下来。

    此一时也彼一时也。高宗皇帝硬要这么说,分明是变相在撒野而已。

    就在这个时候,有个叫李宜的大臣走了出来,说道:“启禀陛下。这件事还是听听岳飞c韩世忠c张俊三员大将的意见为好。”

    高宗皇帝觉得有道理。便下诏让三大将到临安议事。

    议和一事假如能够得到军方的支持,或者是不反对。这将会对高宗皇帝弹压朝中大臣帮助甚大。

    皇帝的诏书下达了以后,到得最快的是张俊,其次是韩世忠,岳飞一直拖拖拉拉。从鄂州到临安走了整整一个月,才勉强到达。

    这一路上,岳飞连续写奏章反对议和,朝廷方向打马虎眼,只说再议c再议。岳飞火了,直接写辞职信,从此回家种地去。再不当官。

    高宗被逼无奈,亲自写信说,爱卿你来临安,我们当面谈好不好?

    见此情形。岳飞只好上路。

    对比一下这时候高宗皇帝和岳飞两人的心情。

    岳飞无疑是心急的,一幅很铁不成钢的样子。

    皇帝置国恨家仇于不顾,敌方毫无根据理由突然间提出议和,居然急吼吼地就答应了,这是天真还是幼稚?

    这仿佛不是什么国家大事,而只是两国双方领导人之间一刹那的心血来潮,又或者是瞬间的冲动,是小朋友在玩泥沙吗?

    高宗皇帝的心情倒是有些复杂。

    一方面,高宗憧憬着跟随真宗赵恒的步伐,跟异族签订合约,换来本朝百年的太平和安稳;另外一方面,高宗也担心万一真的是女真人的阴谋,而自己又与文武百官们离心离德,将来怎么办。

    当然,高宗皇帝对于岳飞多次辞职请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