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三百三十六章:双输的协定(五)(第2/3页)  武圣传说之岳武穆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言都是难以接受的,但是,这个方法确实帮助到秦桧踏出成功的最为重要的一步。

    秦桧独自跑到皇宫里去,对高宗皇帝说道:““若陛下决欲讲和,乞陛下英断,独与臣议其事,不许群臣干与,则其事乃可成,不然,无益也。”

    皇帝你想不想讲和成功?假如你想成功讲和,就把这件事交给我一个人去办,否则的话,讲和永远不会成功。

    按照当时宋朝的组织纪律来说,秦桧这个做法明显是违规的行为,擅自跨越了赵鼎这道坎,也没有遵守“宰相共议”的组织原则。

    但是,高宗皇帝已经被反对声音搞得焦头烂额,而他本人也确实是求和心切,竟然就这样答应了秦桧的违规请求。

    “朕独委卿。”

    高宗皇帝真的要把议和的大权只交给了秦桧一个人。

    高宗皇帝很干脆就答应了秦桧的要求,而秦桧此时却反过来要吊皇帝的胃口:

    “臣亦恐未便。陛下更精加思虑三日,然后别具奏禀。”

    秦桧的说法是,您的信任让我感动且惶恐着,可这样快就做出决定是不成熟的表现。现在我请您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三天。如果三天之后您还是这样决定,那时我们才可以开始实行。

    读史每到此处,不禁要为秦桧叫一声好。

    假如抛开善恶忠奸,单以才华论,此时的秦桧就是一个天才,他牢牢地抓住了高宗皇帝的心理。

    一个没有安全感c不惜一切代价去讲和的人,怕的是什么?就是怕上当受骗,就是怕丧失他一直追逐而不可得的安全感。

    换一句话说,此时此刻的秦桧,就像是手持钓竿的渔夫,虽然高宗这条鱼儿已经上钩了,但是还要先松一松鱼丝线,这样才能确保鱼儿不会把线崩断。

    三天后,两人再次私下见面。

    高宗皇帝重申了他的决定没变,一切只交给秦桧一个人去处理。

    可秦桧却再一次拒绝。他说道:““臣仍恐别有未便,陛下更思虑三日,容臣别奏。”

    皇帝陛下您的心真的静下来了吗,真的确信自己想要什么了吗。兹事体大。为了事后永不后悔,请您再思考三天。然后再做决定。

    秦桧手中的鱼丝线放得越松,高宗这条鱼儿越是要向着秦桧逼近。

    两人又再分开,各不相扰,又三天之后再见面。高宗议和的心更加坚定了。他重申对秦桧的支持,议和之心决不动摇。

    出乎高宗皇帝的意料之外,这次秦桧还是摇头说道:“古人云事不过三,两次不足以定大事,请陛下再静心精思三天。”

    到了这个时候,高宗皇帝对秦桧完全改观:自从高宗登位以来,还没有哪一位大臣象秦桧一般。有耐心c有承担c还能透彻理解自己的意图。

    如果说这时的高宗皇帝是一个经过风浪阅尽世情的贵妇熟女,觉得世间所有男人都无法迷惑她的话。那么秦桧已经成功地绕过了这一雷区,在她的心里深深地种下了一粒信任的种子,他是一个既可信赖又能又能掌控的男人。

    三天之后。秦桧按照约定再次进宫了。

    就在这一天,秦桧替高宗皇帝写了一道诏书,明令群臣不得再干预议和之事,而议和之事就交给秦桧独断专行。

    区区九天的时间,就让秦桧获得了皇帝的绝对信任。而同一时间,首相赵鼎已经堕入深渊。又或者说,是他自己主动地跳了进去。

    在这九天里,临安府里谣言满天飞,说高宗皇帝如何信任秦桧,对赵鼎如何如何不满,而赵鼎又如何硬是霸着茅坑不拉屎。

    而到了最后,当高宗皇帝的圣旨正式颁布,让秦桧独断议和之事。在临安府里流传的各种谣言,达到了一个顶峰。

    “你们看看,高宗皇帝的圣旨都已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