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6.第二十六章(第1/2页)  小官之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府衙之中。

    知府卢大人带着自家的禀笔师爷, 一共十几号人在贡院呆了十天, 吃喝睡全在这里,好歹是把今科的试卷使批改完了。

    一名小吏拿起最终选出的五十份试卷给知府过目,恭敬的说道:“大人, 这就是此事卑职和各位同僚共同选出的前五十名了,至于具体的名次,还需要大人来评判。”

    评判这些试卷也是有流程的,这些小吏分成两房,先进行初选罢黜了许多连帖经都不熟练的试卷。然后再一一的选出写的精彩的文章, 再层层筛选, 最终才选出约几百份比较优秀的。

    再由这十名小吏共同推举的前五十名,交给知府大人来定夺。

    卢大人饶有兴致的翻看着这些试卷, 看到文章精彩的地方也不禁大加赞赏:“好好好,我金陵不愧是人杰地灵之处, 就连一次府试,也有许多的栋梁之材。这个名次不好定啊, 诸位不妨先说说自己的看法。供本官参考一二。”他把试卷放下了。

    带头的那位小吏挺了挺胸,侃侃而谈:“要说这个最优秀的文章的话,卑职认为非此人莫属。策问第一题, 讨论的是是否应该修改晋律的事情,以及如何修改。该名考生的试卷,言之有物, 首先对目前现行的晋律十分的熟悉, 其次, 对于如何修改也提出很多建议。”事实上是小吏从文章中读出了考生对于律条的熟悉,猜测考生家中只怕是朝中有人,消息灵通。

    当今陛下对于现行的晋律有意修改,上有意,下有答,所以主考官才在此次的府试中出了一个这样的题目,意在引起士林之间的探讨。而这个考生能够准确的了解到这个消息而有所准备,说明至少也是数得上的京官。既然这样,不如送个顺水人情,推他做个第一名。

    卢知府拿起试卷一看,果然就如小吏所说,言之有物,并非空谈,他心里知道这次朝中有位大学士的幼子,因为科举考试需要回原籍,看这对朝里事务的了解程度,八成就是这位了,他心里拿定了主意,于是先把这份试卷放下,“那,还有其他人么?”

    另外一个小吏上前说道:“要说其他的文章,其实这一份也还不错,虽然对于时事不甚了解,但是文章华彩,犹如天成,其遣词造句无一不精妙绝伦。文章的格式可以学习,但是其中天然的灵性是学不来的。”然后递上那份他说的试卷。

    看完这一份试卷,卢知府也满意的点头,第二名有着落了。他继续问道:“还有其他的么?”

    “其他的试卷虽然也有出色的,但是大多在伯仲之间,并没有特别突出的。”他的言外之意就是怕会落到前十名之后。

    卢知府继续看着。这些试卷为了防止作弊都是糊了名的,在揭卷之前,谁也不知道手中的卷子是何人所做。

    他看着一份卷纸,“高产作物?”他很是感兴趣的看了起来。

    卢知府是二甲出身,先从小城的县令做起,曾经剿灭了一群山匪,被上司大加称赞,当年的吏部考核得了优,再加上恩师在京中使力,所以才能在这江南富庶之地做了知府。都说十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所以这里好吃好玩还有银子收,但是卢知府无时无刻不希望调回权利的中心京城之中,在他心里,在京城做个小官也比外放做个大官好,所以他一直琢磨着要做出点像样的政绩来。

    要说这富饶的地界做官有好处,不论是收税还是徭役的事儿,处理起来都简单许多。至于盐政嘛,轻易碰不得。只有找个垦荒,粮食增产的事情,可以拿来做点文章。

    他现在手里这篇文章正好是戳中他心中所想,于是他聚精会神的看起来。

    “天,朝上国,自来是地大物博物产丰富,所谓湖广熟,天下足,此两地的粮食足以养活全国上下。然承平已久,地少丁多,需得开垦荒地。荒地者,大多是沙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