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八章 觅道(二)(第1/2页)  不在秦时做咸鱼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用通俗易懂的例子来讲,武学就是六脉神剑的凝气成剑,而玄学就是秦沚从逆鳞中悟出的杀意化形。

    冥冥之中说不清楚,指尖轻触,而后碰到亿万星辰海里最微妙的那一点,于是就悟了。

    所以关于六脉神剑,只要有剑谱寻常人都能练成,而杀意化形可能如今世间就只有秦沚能够做到。

    这就是差别。

    秦沚有过一次体验,明白这种东西只能意会,不可言传,无怪道家这么多年来人脉不绝,源远流长,但真正走到‘天人合一’境界的却仅有老庄二人。

    他不对自己抱有太大的希望,只是想碰碰运气,但凡秦沚看到了庄周想什么,顺着他的路子,多少会有一些自己感悟。

    至于李聃,所述太过深奥,秦沚看不懂,不想看。

    庄周的字,多以故事为主,这是秦沚喜欢的。

    从清晨翻到了快要正午,山林内的空气都要变的微微闷热,秦沚可算在杂物堆里翻出了自己想要的那份竹简,稍微擦了擦灰尘,端着早已熄灭的烛火出了周阁。

    与门口那老人盘算清楚,确定了归还时日,秦沚便将庄周的《齐物论》带回自己的小屋子。

    屋外崖台,楚香兰安静地坐在木椅上晒太阳,双眼微眯,好不闲适。

    这小木屋的地势十分险峻,两边都是悬崖千仞,屋外院子不过方圆两三丈,院门处就只有一条崎岖小路能够通往远处的太白峰。

    没有其他路可走,楚香兰的脚筋已断,秦沚背她路过崖上小路时,一旦脚踩空就是两条命。

    眼见秦沚出现,楚香兰好奇问道:“你找什么去了?这么久。”

    秦沚伸手从怀里拿出陈旧的竹简递给楚香兰,她轻放在腿上览阅,美眸偶尔露出惊色。

    “有意思吗?”秦沚顺手搬来一个小木凳,坐在楚香兰旁边,拿着一柄柴刀劈着前些天拾来的枯木,这几日未下春水,这些木头上的潮湿已经被阳光驱散干净,是很好的柴禾。

    楚香兰没有回答秦沚,专心地看着,秦沚劈完柴就去准备生火做饭,今日忘了打猎,还好先前山中捕杀的麋鹿尚未吃完,熏了一些胸脯肉,秦沚把这些肉细细切开混着野菜煮进粥里。

    没过多久,香气就在木屋附近弥漫开,楚香兰总算回过神来。

    时间缓缓流逝,等到秦沚已经全部弄完后,又坐回小凳子上,两人手里一人捧了一碗粥慢慢吃着。

    “这篇《齐物论》的确是宝贝,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它就是一篇荒诞野事,甚至看完后就会把这竹简当柴烧。”楚香兰一边小口喝粥,一边笑道。

    秦沚摇头晃脑,闭上眼睛念念有词:“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故寓诸无竟……”

    念完他又自顾自地笑了两声,用竹筷轻轻敲了敲碗边,脸上露出神秘莫测的表情,对楚香兰眨眼道:“你猜猜庄周当时写这些东西的时候,他脑子里在想些什么?”

    楚香兰喝了一口粥,又喝了一口粥。

    她没有回答秦沚的话,而是柔柔开口道:“我以后在外就唤你师父了。”

    秦沚想了想,一口气把手里的粥喝完,点头说道:“成。”

    随即他又拿起楚香兰腿上的竹简,仔细观摩很久,之后他才怔怔道:“我有一种奇异的猜想。”

    楚香兰片头看着秦沚,没有接话,任由他继续往下说。

    “如果我说庄周没有死……”

    他越说声音也越实在,而后抬头看着远方山尽头,眼神变得深邃起来。

    那里天上起了云,遮了太阳,不算阴暗,但光暗的变化很明显。

    楚香兰总算喝完了碗里的粥,她把碗放到秦沚手里,白了秦沚一眼,轻声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