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6章 庙宇(丁)(第1/3页)  大唐偕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纳听到他们谈笑之声,连忙迎出院外,俯下身去打拱作揖,秉报情况。王致君c戴保国跟了出来,一见那文臣,又是惊喜c又是惶惑,双腿不由得打颤,颤巍巍跪在地上,头磕得咚咚响,一面说道:“宰相大人到此,小的不知,迎迓不及,罪该万死!”原来,那文臣便是当朝宰相元载。

    元载略一惊愕,认出他二人来,呵斥道:“两个蠢材!天下兵马大元帅郭令公在此,还不快快叩拜!”二人磕头磕得天旋地转,也不知元载说些什么,只听说快快叩拜,立即朝着他身边之人磕头行礼。

    那个武将打扮的老者,正是郭子仪——他年高德劭c功高盖世,曾受先帝御旨,西征吐蕃c东征高丽,安史乱后,又统帅雄兵收复西京长安c东都洛阳。当朝皇帝登基后,听信宦官谗言,将其贬黜。才两三年时间,天下复又大乱,吐蕃款塞c回纥作乱c京师震恐。皇帝放眼朝中文臣武将,一无可用之人,只得重新启用这位老将。

    郭子仪临危受命,然而原来的部署散失殆尽,只得向皇帝启奏,打算离开京城,去往陕中,思图重新召集旧部c调集军马,抵御外敌c拱卫朝廷。皇帝别无他法,全然应允,在朝堂之上亲自为郭子仪壮行。元载身居高位,受了皇帝敕命,为郭子仪送行,因此二人携手来到长安东郊荒野。

    郭子仪随行的人马,才不过二三十人,与当日统领数十万雄兵东征西讨自然无法比拟。元载自知三个儿子在京畿一带巧取豪夺,屯了不少兵力,于是将李纳抽调出来,带了五十兵士送行,一来壮壮士气,二来防备不虞。

    郭子仪扶起王致君c戴保国,夸赞元载府中宾客满堂c豪杰辈出。元载谦逊两句,便将他往里请。李纳阻拦道:“庙中尚有闲杂人等,待清出之后,二位大人再进内歇息吧。”元载因命李纳速速去办,郭子仪道:“庙里庙外,皆是大唐子民。国君尚有与民同乐之时,我们身为人臣,与乡野之人宿于一檐之下,亦是未为不可。”元载道:“元帅所言极是。只是元帅乃国之栋梁,一身之安危,牵系大唐社稷。待里面清扫干净,元帅再进去吧。”

    二人一面说话,一面携手跨进院中。元载见庙门口直挺挺坐着一人,身上还捆着麻绳,满脸恚怒之色,只当是拿住了贼人,不禁大为懊恼,喝命李纳速速拖出庙外处斩。那人便是侯希逸,他已听出元载和郭子仪的声音,于是伏在地上大喊:“二位大人饶命。我乃淄青平卢方镇的侯希逸,千里狼奔豕突,只盼回到长安,求一死罪。”

    郭子仪端详良久。数年前讨伐安禄山时,他与侯希逸在阵前见过一面,约摸记得,于是急忙命人为侯希逸松绑。李纳看了看元载脸色,不敢违拗,便命赵勃c王升上前解去绳索。王致君c戴保国得意洋洋,凑到元载身边表功:“侯希逸是我们擒住的。”元载大怒,啪啪两个耳光,将二人扇得晕头转向。

    侯希逸方得自由,拜过郭子仪,又拜过元载,想起自己的方镇竟被自己的表亲李正己夺去了,又想起一路来经历的辛酸事,不免珠泪淋漓c泣不成声。郭子仪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朽也曾听闻,侯大人深谙佛老之理。人生一世,就如同武夫受命驰骋疆场,胜败本是常事,生死荣辱又何足挂齿。”

    三人在庙门口叙礼闲谈,李纳连忙催促王致君c戴保国进得庙中驱逐闲人。二人疾步跨入,就要动粗。牧笛早已听到庙外有人来到,她也不管是哪门子高官c哪门子显贵,高声谴责王c戴二人,说道:“我身边之人有伤,需在此歇息。你们甘作走狗c吆五喝六,就不怕冲撞了山神爷爷吗?”

    王c戴暴躁起来,轮动兵器就要砸人。侯希逸在门口看得分明,大叫一声:“且勿伤人!”

    侯希逸站在元载身边,这一声吼,震得元载耳膜欲裂。元载与他本无什么交情,捂着耳朵,面露恚怒之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