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7章 兵燹(甲)(第1/3页)  大唐偕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地寥落,云幕低垂。郭子仪暂时在长安西郊的荒野中驻军。

    偶耕c牧笛在营帐外同涧石叙谈,告诉他屿蘅为黑衣人所获,侯希逸也在王献忠手中。涧石听罢,悲愤难当,一时没了主意——郭令公亲率四百兵马,也奈何不了李珙和王献忠,自己无兵无卒,如何从黑衣人手中救出屿蘅?

    正在焦急,郭子仪着人召唤他们,有要事相商。进得主帅营帐,只见郭子仪逊位而坐,将主位让给了一个身着官服c遍身锦绣的官儿。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大云经寺中曾与骆奉先c元载一起商议侵吞善款的光禄卿殷仲卿。涧石在箱子里听到他过的声音,又在长安东面天子驾前见到他阿谀模样,对此人除了鄙夷,更无好感。

    殷仲卿肃穆威严,诵读天子谕旨:“适闻诸将克平长安,朕甚欣喜。现强虏退走,正是大唐追亡逐奔之时。着天下兵马监察使骆奉先统帅三军,三辅c河渭以及天下诸镇节度使起兵响应,追击吐蕃c扬我国威。另有天下兵马元帅郭子仪,年齿虽高c壮心不已,即刻返回长安,整顿秩序c修缮户宅,迎接天子銮驾。”

    涧石听罢,心气不平:郭令公以数百兵力打退成千上万吐蕃兵,光复长安城,皇帝不表彰功劳,却叫骆奉先褫夺军权c统领兵马追击吐蕃兵,定是骆奉先c元载日日在皇帝面前诋毁挑唆,明为安排郭子仪回到长安整顿秩序c修缮城池,实则是卸磨杀驴c过河拆桥。

    郭子仪叩拜圣恩。殷仲卿又道:“皇上与骆大人商议已定,郭令公帐前四百兵马,即刻交与下官掌管。另请郭令公即刻回长安,安排衙门有司召集百姓c清理街衢,迎接天子回京。”

    郭子仪好不容易收集的四百兵马,此时又被侵夺殆尽。长安令说道:“小吏不才,可与郭令公同回长安,协助郭令公整顿长安事务。”殷仲卿应允,暗中骂道:你不顺骆大人c元大人之意,却来归附日薄西山的郭子仪,回到长安迟早没好下场。

    殷仲卿从郭子仪手中接过军符,代行统帅之职,随即下令,将帅字旌旗尽皆焚毁,满营兵不得自称是郭元帅部署,违者立斩。新投降的韩德存c魏烈功一见郭子仪大势已去,四百兵马迎来新主,立即调转头来,向殷仲卿献媚。

    郭子仪退出帐外,涧石c偶耕等人也一并退出。郭子仪一生阅历远超常人,此时喜怒哀乐不形于色,对他们说道:“你们皆是少年英才,只是老夫已是风烛残年,无力提携你们。他日老夫迎接銮驾,定然拼出老命,在天子面前表彰你们的功劳,保你们拜将受爵。”

    涧石自从冒犯小雨c离开屿蘅之后,凄凄惶惶c哀哀戚戚,唯有领兵打仗c杀敌建功能帮他忘却烦恼,若能死在战场c马革裹尸,结束眼前的痛苦,他更是求之不得。而他又知屿蘅被黑衣人所擒,愈发坐立不安c六神无主,想道:“我纵然读尽诗书c学尽兵法,比张良韩信更胜十分,又有何用?茫茫长安,诸公衮衮,我一无祖荫二无靠山,虽然郭令公厚爱有加,终不敢奢望拜将受爵。况且屿蘅不见了,我拜将受爵又有何用?”复又想道:“黄四叔前番有言,父亲伯叔被官衙发配凤翔。我不如一不做二不休,跟紧丰王的兵马,一路西行c途径凤翔,即便救不出屿蘅,但能与父亲重见一面,纵是一死又何足惜?”

    想到此处,满腔郁结忽然解开。涧石恭恭敬敬叩拜郭子仪,不说自己要寻屿蘅,只说父亲伯叔皆在凤翔,惟愿前往一会。郭子仪道:“晨昏奉亲,本是孝子当为。只是西有吐蕃兵马,还有仆固怀恩的朔方c回纥兵马虎视眈眈,要去凤翔,着实太过危险。”涧石指着偶耕四人道:“这四位友人,皆有向西之欲,可谓志同道合。我们一同前往,可保无虞。”

    郭子仪深捋胡须,继续劝道:“吐蕃兵恰才撤出长安,天子重回长安尚未安稳。我料吐蕃兵必然去而复返,尔等大可不必急于西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