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4章 同仇(丁)(第1/3页)  大唐偕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偶耕看见李纳被并蒂将军生擒过去,竟生起怜悯之心,问道:“我们救是不救?”涧石横他一眼,更不答话,拍马就走。牧笛说道:“救他作甚?还不快逃!”她在骅骝马肩颈上拍了一下,骅骝马三两步便跟上三百乡民。

    西面卷地而来的,正是王献忠率领的三千军马。并蒂将军受了丰王之命,做了先锋大将,一来杀敌建功,二来监视王献忠,若有不轨,当即斩除。并蒂将军将李纳提回本阵,王献忠下令将其收押,又命并蒂将军追击前方军队,务求首胜。并蒂将军领命,两马并行于阵列之首,带领大兵,浩浩荡荡追赶三百乡民。

    三百乡民逃回浐水西岸。涧石立在岸边,冲对岸的军营高声喊道:“李纳已被敌军生擒,吐蕃兵马去而复返,请你们发兵渡河,破虏卫国。”李抱玉听到呼声,懒洋洋走出营帐,非但不过河支援,反倒下令放箭。涧石无法,只得带着乡民沿着浐水向北逃窜。

    王献忠的三千兵马接踵而至,与李抱玉的军马隔河相望,两军各自据河为守,只在岸上放箭,并不渡河拼杀。

    涧石领着三百乡民往北逃了十里,见并蒂将军不再追赶,这才舒了一口气,决定稍作休息。

    众人围到陈开山尸身旁边,见他神情安祥,似在临死之时将人世看破。三百乡民一时哀声大举,涧石c偶耕等五人想起他平日音容,也涕泣涟涟。恸哭过后,众人因陋就简将他葬在浐水西岸,坟茔面朝渭南,以示望乡之意。

    众人留连一日,不忍离去。翌日,涧石早早起来,伫立浐水边,望着浑浊的河水出神。偶耕c牧笛和昆仑奴c槐犁也走了过来,问他如何打算。涧石愁锁双眉,说道:“屿蘅被南浦云劫去,而南浦云在王献忠军中。如今王献忠就在身后,我若就此逃离,屿蘅怎么办?可即便我去找王献忠,搭上性命恐也无济于事。”

    牧笛低下头来,喃喃说道:“我们一路西来,为的也是追及王献忠,解救我的父亲。可是他手下兵马成千上万,我们却势单力孤。”槐犁说道:“怕他作甚?我们也有三百多人。横竖是一死,与他们拼了便是。”涧石叹道:“李抱玉龟缩于浐水东岸,单凭三百乡民,如何与王献忠抗衡?”牧笛又道:“我们与王献忠乃是私仇,怎可让众乡党为我们送命?”

    五人商议良久,计无所出。三百乡民早起集结,一同来到河边。众人目光相接,已饱含同仇敌忾c出生入死的情谊。牧笛轻轻对偶耕说道:“陈大伯曾有托付,叫你带他们回家乡。”偶耕听罢,局促起来,说道:“只怕我难当重任,辜负了陈大伯生前所托。况且,我若带他们回乡,节节帅怎么办?”

    正在犹豫不决,三个乡民气喘吁吁跑过来,说道:“他他们似乎追过来了!”涧石c偶耕大惊,一口气奔到高丘之上,向南遥望,见南边尘沙飞扬c云垂风急,似是行军之象。涧石万分惆怅,说道:“我们只有三百人,救不回侯大人和屿蘅的。”偶耕暗自运气,然而真气依然亏虚,自知无能为力,唯有望着浐水浩叹。

    二人下得高丘,牧笛便问情况。偶耕愁锁双眉,说不出话来,牧笛见他神情,便知分晓,因此不再追问。涧石率先上马,朗声说道:“今日还要劳累乡亲们,我们继续往北撤离。”众人闻命,有的跨上战马c有的背起行装,依旧循着浐水往北行走。

    行过一日,也不知走了多少路程,并蒂将军未曾追来,可是众人的干粮消耗殆尽。乡民思念陈开山,不免又传出哀声。

    涧石知道乡民们走得累了,因命原地驻扎,权且休整。昆仑奴c槐犁来到身旁,问他该去往何方。涧石思绪万端:既念念不忘搭救屿蘅,又万般无奈兵少力弱,更想起兵燹四起,各方都有方镇的军队,他们名为起兵勤王,实则矛盾重重c互相倾轧。思来想去,又为这飘零无着的三百乡民忧虑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