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四卷 凤舞白沙
第178节 第178章 慈善家
见黑铁胆是真感兴趣,红脸就说开了。
西山腔的兴盛时期是清道光年间至民国三十年前后,山阳地区各县民间的春祈秋报,婚丧嫁娶,多唱西山腔,其流行程度极为普及。到处流传着扛起锄头上南岗,嘴里哼着梆子腔。其班社更是星罗棋布,遍及山阳各县,影响较大的班社有山阳城关的白音堂班c十八里岗班c府门外班c高庙李庄班,加上各县的,班社数以百计,演出地域除山阳地区之外,k省各地,包括湖北c陕西c河南的一些地方,都能听到西山腔那高亢激越的声腔。
特别是西山县白沙镇乡的“白沙”班,更是声名远播。
该班创办于清咸丰三年,名角荟萃,箱具齐全,先后培养了著名武丑王老四等诸多的艺术人才。
“白沙班”由洪无极,也就是现在洪团长的祖父任戏主之后,请来著名演员王春生掌班及著名红脸翟道三c著名黑头杜林保相继加入该班,使“白沙班”的名声大振,成为山阳地区各县梆子班无人匹敌的班社。
半瞎说,洪老先生是咱们白沙镇龙头村人,在省城读过书,那个时候可是咱们山阳地区的名人。也是当时王书记的父亲王大勇先生家里的常客。当时,王老先生已经是山阳行署的专员了。
听到这里,黑铁胆笑笑说,原来洪团长是门里出身啊!
红脸说,若不是为了完成先祖的一个心愿,我也不会这样苦苦支撑了。
黑铁胆说,洪团长,我佩服你的坚韧。
接下来,就谈到了一个无奈的话题,西山腔的衰落。
进入30年代后期,由于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的动乱,多数西山腔班社停办,艺人相继离散,使这个曾经风靡一时的古老剧种逐渐衰萎。至解放前夕,山阳地区各县的西山腔班社已经所剩无几,就是咱们的“白沙班”,也濒临停演,部分艺人离散改业。
黑铁胆不由叹了一口气说,可惜,可惜了。洪团长,目前咱们剧团的剧目还够不够用?
红脸哈哈一笑说,黑总啊,剧目用不完,不够用的主要是经费。咱们的西山腔,剧目可分为三种,一是传统剧目,二是移植兄弟剧种的剧目,三是不同时期的创编剧目。
单单是传统剧目就有几百个,著名的有“四征”c“四铡”c“八大山”等。四征又分《雷振海征北》c《马三保征东》等“男四征”和《穆桂英征东》c《樊梨花征西》等“女四征”,以及《秦英征西》c《姚刚征南》c《燕王扫北》等武生戏;四铡有《铡西宫》c《铡越王》等;八大山有《两郎山》c《豹头山》c《青铜山》等征战戏。移植剧目,有《收姜维》c《逼上梁山》c《赵氏孤儿》等百余出。
创编剧目,不同剧团各有不同,不同时代,题材各异。
张炎元说,好,好,多整理挖掘那些精品剧目,我们这个天下第一团也要到全市,到全省,到全国参加汇演的准备。
红脸说,张镇长,你放心,我们会努力的。
黑铁胆说,戏曲我听的不多,但我也知道,咱们的西山腔既有陕西梆子的高亢激越,又有中原音乐的平整规范,还有楚乐的委婉清丽。它用以烘托感情的假腔为高八度无字行腔,系西山腔一绝,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受中原文化c秦晋文化和楚文化共同滋养的西山腔在整个中国的戏曲界独树一帜。我们白沙镇人有义务把它好好地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红脸连声说好。
众人又聊了一阵,张炎元就提到了钱的事。
黑铁胆当场表态说,天下第一团的工作我们白沙集团有义务好好支持。这样吧,虽然我们的流动资金也紧张,但以后每年都要拿出20万元补贴到剧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