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章 箭在弦上(第2/3页)  迁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是变成刺猬,这实在是太可笑了。

    不管怎么样,哥就要把都城迁往那个到处都是空地,可以大量兴建房屋,然后还离出产物美价廉产品的伪政权非常的近的地方去了。

    说起这座城市的坏处来也还真不少,东西南北的东西都集中到大魏国来,然而这座城市毕竟太靠北了,本来说好了畿内甸服的领主每季度朝贡(贡区甲),侯服一年两贡(贡区乙),要服一年一贡(贡区丙),绥服三年两贡(贡区丁),荒服两年一贡(贡区戊),这都是按距离排好了的,而且在指定谁属于什么的时候查了许多古书。但过去京城在天下的正中心,甸服里都是些富裕的地区,古书上虽然写明了,可是参照系已经变了。我们这里把定襄c马邑都划进了畿内,三河c关中那些富裕的地方反而进了侯服甚至进了要服c绥服。

    再说外藩,高句丽原来是贡区丁,现在却变成了贡区乙和贡区甲之间,公卿们再三考虑,觉得不合适,没道理外国人也进了中华圈,这很不好,便规定了他们三年两贡,可是他们路途近,拦也拦不住,非要年年来。高句丽出产泡菜,他们来一次就要进贡好多的泡菜,每次高句丽使臣来的季节,就是公卿百官犯愁的时节,因为哥要颁赐贡物给满朝文武,其他国家来的珍珠玛瑙良马美玉都有数,而且几年来一回,而这个高句丽几乎每个季度都来,泡菜一拉就是几车皮,上次的还没吃完,这个月又来了。朝廷里每个官员身上都有股泡菜味儿,大司农家里宽敞,不用像其他人那样在衣柜里装泡菜,就因此笑话满朝文武,后来被不知谁参了一本,大家一起努了把力,他就死在午门外了。而且那些使臣来了还不马上走,一般要住上一两个月,于是京城里隔步就是一家高句丽饭店c高句丽理发店c高句丽洗车c高句丽搓澡简直就像是把高句丽搬到平城京来了,听使臣们说高句丽的京城也叫平城(其实他们的应该叫平地城),这让哥很是厌恶了一阵,以为蛮夷也在用咱们大魏国的名头,说不定这也是迁都的一个原因。但不管怎么说,想让贡区甲变得比贡区乙富裕,贡区乙又要胜过贡区丙,总结起来就是这样的想法,是个比较容易让人理解的作法。

    世界上有很多政权,像咱们大魏国这样的,就是好政权,合法的政权,世界上和大魏国差不多的没几个。比如高句丽,虽然没有那么伟大,但是也算合法,除了泡菜和首都命名的事情,大小也是个好政权,只不过比咱们大魏国矮一截而已。而那些不肯来朝贡的,就是伪政权,比如南方的齐国。还有一种,是比伪政权还不如的款式,那是些未开化的野蛮人,穿上衣服就像个人样,但多数情况下是j□j裸的,这种叫做流氓政权,说是政权还勉强他们。在咱们大魏国,是这样定义的:流氓政权,一种暴力邪恶的统治集团构成的组织,在不完善民族中单纯承担国家暴力和统治职能,也称为流氓主义的半政府。这样的组织,最典型的例子是我们北方的柔然。

    柔然本来和咱们大魏国的祖宗是邻居,咱们大魏国在草原上,他们就在草原北边的冰原上;咱们大魏国迁到了平原上,他们就迁到平原北边的草原上,很难说是不是有一天我们去南面的水田上,他们就到了咱们的平原上。现在的趋势是他们离平城越来越近了,过去在有起伏的草地上,咱们有几十万骑兵对付他们,而现在,特别是最近二十年,也就是奶奶摄政这段时间里,几十万骑兵已经不好找了,很多人已经分散到田地里去了,养马的人不多了,所以把皇宫修在流氓政权活动范围之内总是不安全的。就哥亲政的这几年里,几乎每两年就要出去和流氓政权打一场,而每一年年初都要发表对流氓政权宣战的讲话,这种讲话在年轻人和民族狂热分子中很受欢迎,但生活一成不变,我想他是有点累了吧。

    相比起来我的生活就有趣得多,我自认为生活在一个有趣的时代。我年轻的时候端痰盂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