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9章(第1/3页)  功勋(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8年年底,孟买泰姬马哈酒店发生爆炸案,印度政府指责这是伊斯兰原教旨武装分子所为,并扬言要采取军事行动,一时间,两万巴基斯坦军队聚集在印巴边境,而数万印度官兵也由四面八方汇聚到印巴边境地区,这起事件的最终还是在谈判桌上得到化解,但是旁遮普地区的国境线关口处,每天的国门关闭仪式却是依然在进行。

    历史上,位于印度次大陆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区,本就是以亚穆纳河和印度河为界,但这里却是印度河谷史前文明的中心地带,随着莫卧儿人的统治,伊斯兰教取得主导地位,旁遮普地区开始成为印度次大陆的文化中心。但之后由于锡克人的频频反叛,英国人开始了对这一地区的征服,当然了,这一切的结束,是最终随印巴分治而结束,旁遮普地区被分属二个不同的国家,也就是印属“东旁遮普”和巴属“西旁遮普”二大地区。

    一直以来,印度旁遮普邦的阿姆利则市因为拥有锡克教著名的金庙而成为锡克人的圣城。因为锡克教习惯人人身配一刀,崇尚武力,所以自古以来锡克勇士就是同属古印度的印巴两队的精英力量,他们自称为阿育王手下的“狮子勇士”,锡克人每每见了异族人,都是会说那句“锡克人,王者风范!”的确,腰间挂着莫卧尔弯刀c留大胡子,头顶大头巾,有时候上竖鸡冠型饰物的锡克勇士的确很有威严。

    不过搞笑的是,印度政府那样的打压锡克教徒,但锡克族勇士却是被印度政府看作成为印度勇士的象征。瓦赫加边境口岸是印巴陆路的一个主要往来通道,这个口岸位于印度阿姆利则市西面18公里c巴基斯坦拉合尔市东面17公里处。这里每天早晚,印巴双方的仪仗队在同一时间进行内容相同的国门关闭仪式。这个仪式几乎成了去印度旅游的游客们必须去观赏的节目。

    两国边界处有一个大铁门,铁门两侧有两国各自的看台,而看台上则坐满各自为自己的国家的仪仗队而呐喊的人群。仪式一开始,人们便是群情激昂,到处都是此起彼伏c声如雷鸣的“印度万岁!”“巴基斯坦万岁!”的呐喊声。

    印巴两国的边境仪仗队的军服各有自己的民族特色,但相同点就是,双方都有特别夺目的头饰,那头饰就似是好斗的公鸡怒张的鸡冠。每天仪式开始的时候,双方号手同时吹号。两国各出一个仪仗兵,同时从各自的出发点踏着高抬腿的c显得非常夸张的步伐大步走向对方的国门,那气势汹汹而冲走过去的仪仗兵似乎是想用气势去吓倒对方,但他们却从来都不会越境,而是骤然的将脚步停在边境线上,重重的跺脚步操,愤怒的表情,夸张的姿态,以及高吭的长吼,鼻子相抵时的怒视对,双手叉腰时各不相让,仿佛双方都要在气势上将对方压下去一样,其实这仅仅向对方示威c泄愤而已。

    然而谁也想不到的是,其实无论是巴基斯坦的仪仗兵,还是印度的仪仗兵,其实都是锡克人,都是阿育王勇士的后代。这一层层面上的关系存在着,也就使得锡克人在印度的关系更加微妙了。

    1977年3月,身为尼赫鲁女儿的英迪拉一甘地领导的国大党在大选中惨败给人民党和阿卡利党联盟,不得不辞去总理职务,当时人们评论英迪拉“已被抛进历史的垃圾堆”。然而,为了东山再起,英迪拉甘冒风险,寻求与锡克教极端派首领宾德兰瓦勒合作。宾德兰瓦勒在英迪拉的支持下,向阿卡利党提出了很多难以接受的要求,从而导致了阿卡利党的分裂。英迪拉为获取锡克教在旁遮普对她的支持,进一步向宾德兰瓦勒妥协,保证自己一旦重新掌权,便将全印度最富庶的旁遮普邦的行政管理权交给锡克人,并撤走印度中央政府委派到该邦的所有印度教官员。于是在宾德兰瓦勒的全力配合下,198年,英迪拉重新迈进新德里的总理府。

    英迪拉上台后,不仅兑现先前的诺言,还宣布旁遮普邦的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