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6.七五(4)(第1/2页)  青山不改[综武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宋初,衮冕缀饰不用珠玉, 盖存简俭之风。

    是以文武百官的朝服是统一样式, 皆为朱衣朱裳,内穿白色罗质中单,外束罗料大带, 并有绯色罗料蔽膝,身挂锦绶c玉 c玉钏, 下着白绫袜黑皮履。只官职高低是以搭配的不同来区别,主要体现在所戴冠帽的不同上,一般来讲一品c二品的官员所戴的冠帽是涂金银花额的进贤五梁冠, 诸司三品,御史台四品则戴犀角簪导的三梁冠。

    这么一来的话, 包拯所佩戴的是五梁冠, 而顾青作为正三品大理寺卿, 他佩戴的则是三梁冠。可之能大致区分品级高低,再者他们现在大清早的在大庆殿外, 虽不至于是乌漆墨黑,可也没到亮如白昼的地步, 所以在以前并不认识, 而顾青又没有自报家门的情况下,包拯还真不太好说顾青是什么品级的。

    还有一点,包拯先前并没有在殿内见过顾青,因是没考虑到顾青这段时间不在汴梁城,且他看上去太过于年轻总之呢,包拯在心中是倾向于认为顾青,他是五品以下不得入大庆殿内的年轻后生。

    再考虑到顾青对刑事案件的熟悉程度,那他该当是刑部或大理寺的。

    不得不说,包大人的推测方向是正确的,就是有那么点犯了经验主义错误,可像顾青这样年纪轻轻就做到正三品的,本朝里都是屈指可数的,所以包大人这么想也是无可厚非的。

    言归正传。

    包拯他并没有因为顾青是低阶官员就不屑于理睬他,反而在顾青用案件叩开他的心扉,不,是用了正确的方式得到他的好感后,包拯就不由得对这个年轻后生高看一眼,不吝于指点他一番,一时间他们两人竟是相谈甚欢。

    其他朝臣纷纷侧目,心里不住地啧啧——庞太师力荐张乾为开封府尹的事,他们也不是不知道,可最终还是让包拯包希仁给截了胡,这一转眼的功夫,小庞大人就跟人家谈笑风生了,不知有没有考虑过他爹的感受?

    庞太师呢,他早就注意到他儿子跟包黑炭聊得热络,当即一个没忍住,就朝这倒霉孩子发射眼刀。不就拿话恶心他一回吗,怎的还记仇到现在?

    顾青多耳聪目明啊,他哪能感觉不到,当即在包拯一个话档口时,就大无畏的对上了庞太师的眼刀。不仅如此,他还有那么些桀骜不驯的抬了抬下巴,随后就转过头来很是威武不能屈。

    而他这么大的动作,包拯哪还能注意不到,他随着顾青刚才的视线看过去,就看到因为自家倒霉孩子不听话而有几分恼怒的庞太师。只庞太师的恼羞成怒,在并不知道这两人其实是父子关系的包拯看来,就成了以为顾青这个年轻后生的无礼,而恼恨于他。

    包拯还要深思更多,就给顾青的声音给打断了思绪:“包大人不必理会他,便是在这儿他也不过是个纸糊的老虎。”

    包拯的思绪被打断,就顺着顾青的话往下想,这是指即便是权倾朝野的太师也会是纸做的老虎,再如何大不过金銮殿里坐着的官家吗?这话儿仔细想想不无道理,可不等包大人继续往下想,他的思路又被人给打断了:“元英,你过来。”

    庞太师到底出声叫了儿子,顾青还是要给他爹面子的,当即就朝包拯一拱手,就朝庞太师那边走了过去。

    包拯不由得皱起了眉,虽然因为天黑他脸也黑,所以这皱皱眉的也叫他人看不真切,可反过来说这衬得他目光如炬,毫不客气地盯上庞太师。

    然后,顾青他对着庞太师叫了一声:“爹。”

    包拯:“”

    说好的权臣打压年轻后生呢?

    又在顾青开口叫了庞太师一声爹后,包拯在语塞后就反应过来他是谁了,大理寺卿庞昱,字元英,明道年间探花及第,历任大理寺丞,大理寺少卿,去年三月累迁至大理寺卿,也怪不得他会说庞太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