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7.七五(15)(第1/3页)  青山不改[综武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近来朝堂上不怎么安宁,主要还是官家不再顾忌嫡母刘太后,欲将刘太后的势力连根拔起。

    本来刘太后的势力,这几年随着官家亲政就被大幅度削弱了, 可并没有像现在这样被官家所不容。

    稍微有点眼色都联想到重九节后传出来的“小道消息”, 即刘太后陷害先皇妃子, 本来还有朝臣以为这是官家捏住的一个小辫子, 甭管这个小辫子看起来不如何, 可能给官家一个正大光明发难的理由就行。可大部分朝臣都没想到, 刘太后陷害先皇妃子的事最终证明它是有像戏文里唱的那样,一波三折, 高一潮迭起。

    用狸猫换下李妃生的皇儿就算了, 后宫中争斗从来就没少过;

    李妃所生的皇儿被忠心内侍带出去也就算了, 即便是内侍也是有上进心的, 比方说想争一个从龙之功什么的;

    这李妃所生的皇儿兜兜转转的, 还是成为官家, 也可以说成是这位皇子本就是得天庇佑, 无论如何都是要成为九五之尊的;

    可这么多年竟还让官家发现了这件事,最终还找回了当年被陷害, 而流落民间的生母李妃什么的, 就太让人看不过去了吧。

    说好的斩草要除根呢?

    咳。

    反正呢,朝臣们更多的还是感慨这桩事怎么就那么曲折,而且还让人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可真相大白后,刘太后倒台是真,树倒猢狲散也是真,朝臣们也彻底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官家如今已大权在握,不会有谁再能撼动到他的地位了。

    又有罚也有奖,当年忠心护主的陈林被提拔为都堂,寇珠,余忠和秦凤都得了追封,还有这几年奉养李妃的范宗华也得到了嘉奖。

    以及作为最先撞破这件事,并且还使巧记让郭槐和刘太后吐露真言的“锦毛鼠”白玉堂,他被封为正四品御前带刀侍卫,供职于大理寺。这和展昭的封赏相当,不过还有一点不同的便是鸣鸿刀,它摇身一变变成了御刀,在赵祯那儿过了明路后作为奖赏赐给了白玉堂。

    最后就是顾青,他被封为安乐侯。

    说来就顾青的功绩,封为安乐侯似乎也就如此,可考虑到庞太师在官职外的爵位是颖国公,作为儿子的顾青不好越过他爹去,因而赵祯就只有封他为安乐侯。另外再看的话就知道他这次的封赏是很“充实”的,因本朝的规矩,食邑一千户上为侯,公爵的食邑在两千户以上,不过食邑数字只是虚的,唯食实封才是实实在在可享有朝廷发放俸禄的,顾青的食实封是一千户,是食实封中最高的一等。

    虽然总共没多少银子。

    但不管怎么说吧,被封安乐侯对顾青来说还是锦上添花的。

    待入得文德殿,人逢喜事精神爽的赵祯就挥手叫内侍们退下,然后状似轻描淡写的问顾青:“元英不喜欢‘安乐’这个封号?”

    顾青可不担这罪名:“臣什么时候说过这样以下犯上的话?”

    赵祯回道:“你不是和八皇叔说‘生时平安死时喜乐’?”

    顾青态度诚挚道:“臣以为这是对‘安乐’这一词最好的解读,更有臣生时平安,到死时觉得并无遗憾,这不正应承着臣生在好的时代,有着贤明的君主,清明的朝堂,安居乐业的百姓吗?”

    “嗯嗯。”赵祯听着觉得倍儿受用,说实在的能从他家小舅子嘴里听到几句真心实意的奉承话,那可真是比登天还难。虽然这番话里就只有提到他半句,可九州安一泰,百姓安居乐业不也是他这个贤明的君主统领出来的吗。

    顾青在眼皮底下轻轻翻了个白眼。

    赵祯得意完后,又想起顾青在陈州府遇到的案件。说来这也是他的一个习惯了,每逢顾青从外面回来,他总是要问一问他破的案件,像这一次顾青想瞒也没办法瞒,毕竟要给鸣鸿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