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26先锋胡轸(第1/3页)  三国之铁骑纵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站在勇士城上的将领乃是韩遂帐下六虎将之一的李谌,他一听到胡轸的名字,便笑着抱拳说道:“我当是谁,原来是鼎鼎大名的胡文才啊,将军大名,如雷贯耳,只可惜我家大帅吩咐过,只有亲眼见到董将军才肯投降,胡将军还是请回吧。”

    胡轸和董卓是同乡,略小董卓十岁,小时候两个人便认识了,在勇力和智谋上也只稍稍亚于董卓。董卓此次能够以三千兵马打下陇西,其中至少有胡轸的一般功劳。若非胡轸煽动城中百姓一起反抗叛军,响应董卓,和董卓里外夹击叛军,只怕陇西城董卓未必能够打下来。也正是基于此种原因,董卓一收复陇西郡,便立刻将胡轸收纳到了自己的军中,授予前军司马一职。

    胡轸本人也是陇西的一个豪杰,然而论起家庭背景来,他却不如董卓,这也是他一直为什么不能被选为羽林郎的一个重要原因。

    两汉时期,朝廷常常从凉州c并州两地选拔良家子为羽林郎,充当皇家守卫。所谓的良家子,即是父母非医c非巫c非工c非商,简单的说,就是家里是种地的或者是牧民,这样的家庭被称为良家。

    而胡轸的父亲是一个泥瓦匠,属于“工”这个阶层,所以虽然勇力过人,智谋卓越,却也只能被舍弃在了选拔羽林郎的范畴之外。

    但是,胡轸却有一身武艺,虽然出身不好,却很要强,在家乡里凭借自己的强势,常常能够纠结起来一帮子人为他卖命。若有叛乱发生,胡轸便会组织一支队伍前去平叛,最有名的一次是他只带了一百个人,却出其不意的杀死了拥有三千人部众的一个羌族渠帅,由此,胡轸的名声大噪,也逐渐向凉州传开。

    凉州是大汉朝廷最为混乱的一个地方,这里羌c胡c汉等不同民族的人都杂居此地,加上少数民族的不断侵扰,这一带的百姓为了自保,人人都能够骑马射箭,与其他州郡相比,凉州人体格强壮c身材高大c而且弓马娴熟,可谓是民风彪悍。

    如此环境下,催生出来的人也自然都是强者。所以,在凉州境内,人人都可以成为英雄,人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段传奇,而其余的凉州人,自然都会听闻,虽然没有见过面,但总是会有英雄那种惺惺相惜的感觉。

    胡轸骑在自己的战马上,凝视着城池上的李谌,脸上显得很是愤怒。但是,他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而是调转了马头,将手一招,便下令道:“全军原地休息!”

    一声令下,胡轸所带领的一千骑兵便纷纷从马背上跳了下来,手里拽着马缰,笔直的站立在雪地上,所有人的目光都是炯炯有神的,他们一起看向了打着白旗的勇士城。

    胡轸也跳下了马背,将手中的一杆铁枪插在了雪地里,抬头望着勇士城上的李谌,喝问道:“韩遂何在?”

    李谌道:“大帅自在城中,等董将军到来了,大帅自然会出来相迎的。”

    胡轸被人拒之门外,实在很没有面子,但是这个时候又不能攻击城池。他在来的路上就发现了些许不对劲,这方圆几里内实在是太安静了,静的连野兽和百鸟的吼叫声都听不到,就算是冬天,动物们总是会出来觅食的,多少会发出一两声鸣叫。

    可是,胡轸什么都没有听到,只有风声,呼啸着的朔风吹拂的旗帜乱响,除此之外,再也听不到任何杂音。

    凭借其直觉,胡轸可以断定,在这方圆几里内,叛军必然是布置下了埋伏。他静静地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凝视着城墙上每一个士兵的脸庞,发现他们的脸上都带着一丝的兴奋。按理说,投降的人不应该有这样的表情,可是士兵的那种表情却一直不断的出现在胡轸的眼睛里,让胡轸不得不对韩遂的这次投降产生了怀疑。

    不多时,胡轸突然转身指着自己部下的几个屯长吩咐了几句话,那几个屯长听完之后,便立刻翻身上马,带着自己的部下分别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