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按照往常的惯例,刘老爹带着儿子们在炕上坐了,沈氏则带着媳妇和孩子们在地上的桌子上吃。
杨氏拿来的一道肉做成了辣椒炒肉,盛了两小碟子。还有一条鱼,杨氏则留在了家里,打算炖了给孩子们吃。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该多补补才是。
其余还做了个大葱炒鸡蛋,一个蒜蓉马生菜,一个油炸花生米和一个炒韭菜。
今年过节的菜比起往年,还是要差上一些,连六个菜都没凑齐。那场灾荒让家里元气大伤,新收获的花生也还没有卖掉,所以家里仍然不宽快。
但是尽管这样,毕竟也是过节了,吃完了饭,每人吃了个沈氏自己打的月饼,洗了碗碟,又闲话了会儿,杨氏一家这才离去。
花生都收完晒干了,地里也种上了麦子,油也打了,秋收这才算是忙过去了。
前段日子送到张掌柜铺子那边好些果脯,应该能应付上一段时间,莲子便也没再没日没夜地做,只等着张掌柜派人来催货的时候再做不迟。
闲着没事儿干,杨氏便开始剥花生,将壳儿与米儿分开,花生米可以卖上更高的价,壳儿也可以碾碎了喂牛。
比起前些日子来,这算是突然闲了下来,杨氏只觉得不太适应,挎着一篮子花生,去了赵氏家里。两人可以一边干活儿,一边闲话家常。
莲子心想反正在家也闲着没事儿,便索性跟着杨氏一起去了赵氏家。
赵氏也在家里,坐在屋檐下剥着花生,见着杨氏和莲子来了,自然十分高兴。忙进屋拿了矮凳,让她母女二人坐。
杨氏只带了一个木条做的钳子,莲子也想帮忙剥,便只能用手捏。
“你去一边玩吧,别弄脏了衣裳,娘自己剥就行。”杨氏说道。
剥花生的时候会有尘土,难免不会脏了衣服和头发,只要是杨氏能做的活儿,一般都不会让孩子们插手。
“你家莲子就是懂事儿”,赵氏赞道,“我要是能有这么个闺女就好了。”她脸上又带上几分无奈。一直想要个闺女,怎奈自从有了虎子后,就再也没了动静。
杨氏不想让她伤感,忙安慰道:“你才多大?三十露头儿的,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
随后又道:“再说了,咱两家离得近,咱娘儿们关系又好,我家闺女多,你要是不嫌弃啊,只把她们当闺女好了,有啥使唤得着的地方啊,尽管使唤就行。”
赵氏闻言笑道:“哪里能嫌弃?求都求不来呢!再说了,又哪里舍得使唤?疼都来不及!”
几句话把杨氏说的也笑了起来,忙道也是她们家孩子的福气。
莲子坐在一边,看着杨氏手中的动作不停,听着她二人说着东家长李家短。以前天天忙得什么似的,对这些家常琐事也不上心,今儿竟发现,这样的日子也是别有一番趣味。
坐了会儿,莲子有些想去茅厕,便和杨氏说了声,起身向门口处走去。
赵氏看着莲子的背影,口中说道:“多好的闺女啊。”
“中秋节你家咋过的?”赵氏问道。
杨氏随口答了句:“在老家一起过的。”
“那长舌头的没说啥吧?”
赵氏口中长舌头的自然指的是李氏。
“没,她能说啥,一点东西都没见着她的。”杨氏不屑道。
过节的时候,杨氏好歹还将娘家的回礼除了一条鱼,都拿过去了,还另加了十几个鸡蛋。李氏倒好,一点东西没见着,还抢得最欢实。
说没拿啥东西去娘家送礼,杨氏才不相信。她太了解李氏了,恨不得将家里的东西都搬到娘家去,也不知道她娘家是供她吃还是供她穿。
赵氏又低头剥着手中的花生,周围一片寂静,只有木条钳子捏开花生壳,发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