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2章 不怕苦?还是怕不苦?(2)(第1/1页)  学联主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孟新惠接过话头说,“小张同志的事迹很让我们感动,这样的干部,完全具备组工干部的优良品质,是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志c包括我都很值得学习的榜样。听你们部长说起,小张同志平时工作踏实稳重,任劳任怨,业务能力也较强。这样的干部,这样的作风,在我们市级机关都是难得的。这样的干部,也是选调生这个群体的骄傲。”

    刘大河一听“选调生”这个词,感觉好像是领导拿张建设的感人事迹来暗比自己似的,忙低下头作认真记录状。

    孟新惠继续说着,刘大河的思绪却慢慢地飞出去了,他想起了一个故事。曾经在孔子的时代,有个靠近北方匈奴民族的国家,屡屡在边境被匈奴人掠走壮劳力作奴隶,国内人口缺乏,就下了道令:凡中原人士在匈奴那边看到有本国子民做了奴隶的,请赎买后带回交给地方官吏,地方官吏要将赎金补给赎回奴隶的人。孔子的一个学生经商去了匈奴境内,赎了几个奴隶带回来,却婉拒了地方官吏给他补的赎金。他以为这样仁德的事迹,孔子肯定会表扬他。但是孔子却狠狠地批评他了!孔子说,国家这样颁令,就是想通过各种途径,把本国子民赎回来,让国家人丁兴旺。你这样做了,却不接受国家给你的补偿,看起来你给大家树立了个好的榜样。但是,那只是你高风亮节,你可以不要国家的补偿,其他人却是拿着物品或货币去赎回奴隶的,他们一方面为国家出了力,费了钱,理应由国家补偿,你不接受补偿而他们接受补偿,那他们就会觉得内心不够高尚。时间久了,哪个人还愿意免费的去为国家赎回人丁来呢?你的做法看起来是遵从了国家法令而且树立了道德楷模,实际上却破坏了这道法令的实际效果!你等于是在违法!

    这个故事,刘大河在大学时学习伦理课的时候,就听老师讲过了,如今再一回想,觉得颇有道理。张建设先公后私是不假,可也得看情况啊。老婆都大出血了,情况何等要紧!自己的老婆自己疼,这样的家庭大事,再怎么比都比那狗日的简报重要!是他妈的荣誉重要,还是自己老婆的健康甚至生命重要。要是张建设的老婆死在抢救室,刘大河估计,张建设想死的心都会有!

    想到这儿,刘大河就觉得孟新惠的说法有点那个了,有点“道德暴力”倾向了。你一个管党的副书记,提倡的是这样的典型事迹,那以后那些积极追求进步的干部,莫非都要这样去遵从?不遵从就不优秀c就不是好干部了?是不是非要树立些为了事业不要家庭不要老婆的“先进”?

    那他妈的不是典型!要说典型,也是他妈的“冷血典型”!刘大河在心里暗自骂道。刘大河记得自己做系上团总支副书记c管着几十上百号学生干部的时候,从来不提倡这样的典型,反倒是遇着干部生病了特别是比较严重的病,第一时间是“命令”他停下工作,转给其他干部处理。有那样的“典型”,刘大河不但不表扬,反倒要私下批评,教育他不准那样蛮干。刘大河是不想为了在本系学生干部中树一个典型就拿别人的身体开玩笑,说严重点,那叫“草菅人命”!

    完了,今后的工作,自己还得苦了,不苦不行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本是好事,怎么就被曲解成了“一怕不苦,二怕不死”呢!

    但愿自己哪天也来场重感冒吧!刘大河在心里苦笑。

    小说安卓客户端上线下载地址:

    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