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旧时的乡镇上,人们到了晚上,往往在夜深人静时。躺在床上,在似睡非睡,似梦非梦的时候,就常常会听到一种清脆的帮子声,和打小锣的声音。啵,啵啵,铛,,,,,,这就是打更匠在夜间,执行他的例行公务了。
在一个小镇上,有一个打更匠。他姓什么,叫什么名字,谁也不知道,就连他自已也不太清楚。
他的性别也无法确定,说是男的嘛,可头发长到可以扎辫子,说是女的嘛,又偏偏长了几根倒长不短的胡须。在外人看来就是个不男不女的人了。是男是女要他自己才明白。
他的个头嘛,长不个像冬瓜,短不像葫芦。说他高嘛,又只有一米五,说他矮吧,他还有一米五。年纪嘛30来岁,像个小老头。
他的穿着打扮嘛,上身无袖子,下身挡不住腿子,常年赤着两只脚丫子。
镇上的人看到他的那副打扮,也习以为常了。没事也不怎磨去理会他。
但是,人们有求于他的事还是很多的。比如,有很多跑腿打杂的事,或哪家有什么红白喜事都乐意喊他。
因为他干活不需要工钱,只要有口饭吃就行了。
那么,镇上人要找他又怎样称呼他呢?得有个名称呀!于是就有人给取了个很合他身份的名字,叫做:“灰包蛋”,但是也还是有人叫他,“打更匠”。
灰包蛋的工作地点,是四川隆县的一个小镇上。这个镇旧社会称为石乡,全镇只有一条小街,街面宽只有四到五米。街的总长才一百五十来米。
因街两头的中央有一个30度左右的坡,所以人们就把坡上面的那部份,叫做:“上街子”,坡下面的那部份,叫做:“下街子”。
灰包蛋就住在下街子外的一个不到四平方米矮小的窝棚里面。他独自一人,只要他一人吃饱了,全家人都不会饿。
可是他打更得来的那点报酬,根本就养不活他自己。所以每天饿肚子的时侯还是很多的。
因此就只能利用白天给别人打打杂,干些零活再混混肚子,就这样才能勉勉强强地生活下去。
旧社会由于乡镇一般都没有电灯,所以街上的百姓都睡得比较早。每当夜深人尽的时侯,“灰包蛋”的打更工作就要开始了。
当时乡镇上的老百姓,一般都没有时钟。人们只能用点香来衡量时间的长短。燃完一根香,就说是一根香的时间了。所说的一根香的时间,大概就是一小时吧。
到了“打更匠”该工作的时候。“灰包蛋”点燃香就开始工作了。
他左手拿着“竹筒子”,再吊个“小锣子”。右手拿着一根“小木棒子”。开始从下街子尾边走边敲打,要一直打到上街子尾。他很有节奏的敲打:“啵,啵啵,镗,,,,,,”
他走上几步,然后再打:“啵,啵啵,镗,,,,,,”就这样反复地有节奏地敲打。这就是告知街民,现在是一更天了。
“灰包蛋”完成这个一更任务,返回到小屋,要一直等到香燃完后才点燃第二根香,第二根香点燃后,才开使打二更。
这二更是这样打的:“啵,啵啵,镗,,,,,,镗,,,,,,”也就是帮子还是一样地敲。但是锣就要敲两下了。这就是二更天。
如果是三更,就要敲三下锣。四更天就敲四下锣,五更就是敲五下锣。就这样反复地,点香打更,打更点香。直到打完五更。
打完五更后,就说明快天亮了。这时几乎全石镇的居民们都陆陆续续地开使起床了,有的要给上学的孩子做早饭了,开店辅的就准备今天的生意了,要赶其他场的,就准备上路了。
灰包蛋白天没事就在街上到处转游,不管哪家有大小事,他都要主动去帮一帮,混一碗饭吃。
有一天下午,就在下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