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紫英真人(第1/2页)  看碧成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阅提醒:在“”或“阅”可以迅速找到我们天色虽早,驿道上却十分热闹,骡声c马声c车轱辘声c吆喝声不绝于耳。

    行了约摸七八里,才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辚辚的车轱辘声。阮碧揭起竹帘一角,只见窗外平原沃野,一望无际,晨雾尚未散尽,青烟袅袅浮在半空。驿道两边稻谷半熟,有农民戴着斗笠在田中耕作,一派田园盛景。“五妹妹。”四姑娘轻唤一声。阮碧转眸看她。四姑娘说:“那日妹妹拉我一把,我还未曾向你道谢呢。”“这种小事,何足挂齿?姐姐不必放在心上。”四姑娘垂下眼眸,绞着手绢,问:“五妹妹,我是不是自不量力?”这话可不好回答,阮碧想了想,说:“姐姐有姨娘有弟弟,自然要比妹妹多操心些。”四姑娘想到被抽十荆条的林姨娘,黯然地叹口气,说:“便是操心又有何用?反而是害了”阮碧微微蹙眉,与她并无深交,话题又不轻松,想了想,性就不接话。四姑娘甚是聪明,旋即舒展眉头,拉着阮碧的手说:“不说这些了对了,听说妹妹想再绣花?以后不如到我屋里一起做针钱吧,若是不懂,我还可以指点一二。”虽然不明白她示好为哪般,但是阮碧深知,这个时代的女,德言工容,缺不一可。别人愿意教,她当然愿意,当即感激地着四姑娘,说:“那小妹先行谢过了。”“妹妹客气了,我们是姐妹,又是一个院住着的,互相关照是应该的。”“姐姐说的对。”话题告一段落,冷场了。四姑娘眼波一转,说:“今日起早了,甚是困顿,我先小憩一会儿,到了,妹妹叫我。”“好。”阮碧点点头。四姑娘闭上眼睛,倚着车壁打盹。阮碧性半卷帘,若有所思地看着窗外的景致。又行十里,驿道两边出现一个大村庄,屋宇连排,阡陌纵横,隐隐有狗吠声传来。秀芝轻推阮碧一下,满脸兴奋,低声地说:“姑娘,到了。”话音刚落,四姑娘睁开了眼睛,揭起帘看一眼,对阮碧说:“妹妹,玉虚观附近有不少人家,你把帘放下吧。”阮碧点点头,放下竹帘,问:“姐姐见过紫英真人吗?”四姑娘摇摇头说:“没有,紫英真人盛名在外,可不是一般人能见得。”阮碧还想再问,车外传来车把一声长长的“吁”,马车停下了。牛车上坐着的丫鬟婆们下来,拿过踩脚凳,扶着两位夫人和各个姑娘下马车。阮碧抬头,只见一条毕直的台阶通往山顶,山顶上层台累榭,烟雾缭绕,隐隐有种重雾瀛州的飘渺感觉。还想细看,管家已叫了八顶软桥过来,只得上轿,从门帘里偷看,只见台阶两侧都有身着短打布衣的老姓摆的摊,卖各色各样的糖果c香烛c时新水果c针织物什过牌楼,又过山门,大家才下轿。有个十多岁的青衣道姑迎了过来,客气地跟大夫人和二夫人打个稽,寒喧几句,引着大家往里面走。经过几个大殿,到后面的一座幽静小殿,上书个大字“长生殿”。长生殿里虽小,因为只陈设着蒲团和法坛,反而显得很空落。殿里没有供塑像,只在坐北朝面的墙壁上绘着一副五彩斑斓的画,画中间是一个头戴帝冠的神仙,身边围着一堆小神仙。阮碧以前去过一些道观,认得画中间那个头戴帝冠神仙是长生大帝,另有一个名字叫南仙翁。青衣道姑请大家在蒲团上坐下,几个小道姑用漆盘端上茶,大家喝过茶后,仍放回漆盘端了下去。一会儿,小道姑又用银盆端着水过来,往每个人身上洒了几点,喃喃有词,大概是沐浴的意思。然后青衣道姑带着一干小道姑退了出去,另有一个穿银光闪闪道袍c手拿拂尘的老姑进来,目不斜视地走到法坛坐下,低低的吟诵声响起上午打了祛病延年的长生蘸,中午吃过饭后,又打了祈福谢恩的平蘸。平蘸做完,已是申时四刻,又有道姑过来引大家到后院的“洗尘山居”住下。这一天车马劳顿,阮碧早累了,一进屋就脱了鞋躺在床上,看着秀芝把随身带着的物一件一件地拿出来。过了半柱香,听得宝珍在门外叫:“五姑娘,大夫人有请。”“秀芝,你不用跟着我,把东西收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