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一章 四桩大事(第2/3页)  看碧成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摸过会儿就有人来找你,你且先去收拾下,体体面面地出去。”刘嬷嬷咬着唇,老泪纵横,说不出话来,只是使劲地点着头。一会儿,扯出手绢仔细地抹干净脸,把冬哥儿叫进来,让他给阮碧磕了几个头,这才退了下去。秀芝也感动不已,拿出手绢抹抹眼角,说:“姑娘,你对我们真是好了。”阮碧莞尔一笑,说:“我饿坏了,快把饭送上来。”她确实爱惜刘嬷嬷的进退得体,但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另一原因,是想给自己留一条退。在玉虚观,她研究过大周律法,自己是没有资格立女户的,不过刘嬷嬷是现成的寡妇户,老家又有房,万一将来自己无可退,还可以利用一下(最新章节)。虽然晋王一再强调,能够护她周全,不过阮碧还是没有胆量将命运彻底地交给他,所以下意识地准备一条退。后来的事实证明,若非这条退,她差点就无可走。果然,一会儿大夫人派小丫鬟过来叫刘嬷嬷过去。稍晚,这桩事有了结果。罗山写了休书,刘嬷嬷原是承他的情在府里做事,如此一来,自然不能再做下去了,当天傍晚带着冬哥儿离开了阮府。至于阮碧踢罗大嫂心窝一脚,出乎所有看热闹者的意料,大夫人居然只是派人斥责了一句——打打杀杀不是大家闺秀的作派,便揭过了。下人们议论纷纷,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千万不能招惹五姑娘。这桩事只在府里热闹一天,大家的心思便被京城里连着发生的几桩大事吸引了。第一桩是沈相早朝遇刺。据说当时天刚蒙蒙亮,街上行人寥寥。沈相乘轿离开相府,刚到朱雀门,就有刺客从头而降,漫天剑影飞舞,眼看着人头就要落地,一箭飞了过来——原来晋王带着一干侍卫经过。离着沈老夫人遇刺不到一个月,沈相又遇刺,官家雷霆大怒,把开封府尹骂个狗血淋漓,勒令他一个月破案,结果开封府尹吓坏了,回到家就上表请辞。官家又特别拨禁军十人给沈相随行护卫,不过沈相婉言谢绝了,用的是唐朝李卫公的例和他的一番话:“在具瞻之地,自有国容;居无事之时,何劳武备。”又表示愿意以一身鲜血重肃朝纲,如此慷慨大义,如此峥嵘,朝野交口称赞,纷纷说,得此贤相是大周之幸,是社稷之福。官家也深以为然,一天之内,次下诏赏赐,什么金银财宝c古玩书画c绫罗绸缎,一车一车地从宫里搬到沈府里,更是加封他为傅,显赫之至,无人能及。第二桩是韩王府里的一名小吏上疏告韩王私制龙袍,意图谋反(最新章节)。不过很快便查明,该名小吏因为挨了韩王几句斥责,心怀不满,虚词诬陷。官家下旨,菜市腰斩,若再有诬告,一律照此办理。此外,还亲自到韩王府探视,一起饮酒作乐,以示叔侄友爱,素无嫌隙。第桩是官家终于下旨,御去赵将军西北军统帅一职,由右将军接替,另封他为鲁国公,加封为保,位列公之一。京城姓们都很羡慕,觉得赵家又升官发财了,看来生个女儿也不赖,若是当上皇后,一样鸡犬升天。不过奇怪的是,明明加官进爵的是赵家,却有大量的京官去延平侯府递贴送礼物。第四桩相比前桩,显得不是那么正经,却是广大走卒贩夫喜闻乐见的。说的是几个纨绔弟,在红叶庵附近的枫树林里游玩,忽然见到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女从庵里出来,匆匆登上一辆普通的青幔马车,虽是惊鸿一瞥,但她体态风流c眉目如画,却深深地烙在几个纨绔的心里,令他们神魂颠倒。于是他们便骑上马,一追着这辆马车,一直到京西阮府,跟门房打听,才知道是阮府的四姑娘。其中一个纨绔回到家里,便得了相思病,整天喝得醉醺醺的,念叨着“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国与倾城?佳人难再得。”另一个则整天念叨着:“恨不相逢未娶时。”茶馆的说书人根据这桩事,编了《枫林遇仙记》,把一段儿女温柔情怀演绎成人仙殊途生死恋,说得如歌如泣,听者无不涕泗纵横。阮四姑娘的名号也随之传开了,甚至还传到官家耳朵里,他在操心沈相遇刺和韩王私制龙袍这两桩事之余,想了又想,总觉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