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节(第1/5页)  变态心理学:忧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维吉尼亚伍尔芙在这些年来中说:“痛苦就会远去。”这是心理分析最常见的基本程序。医生的工作是仔细聆听病人诉说,探触病人内心深处的动机,如此才能了解为何他会有这些反应。大部分精神动力治疗法的原则是,发现问题的来源才能解决问题。然而,医疗不只是医生用知识治疗病人,还教导病人学习正确的方法,改善自身发生的问题。医生也会作出客观反应,让病人能够洞悉自己,改变自己的行为,改善生活品质。忧郁症多半是孤独所引起,好的心理医生会帮助病人与外界环境重新建立联系,创建可减轻忧郁之苦的环境。

    第34节:如何找到好的心理治疗师

    如何找到好的心理治疗师

    有人坚信洞察情绪无助于治疗。“谁会管动机和来由”精神药理学的领导者,哥伦比亚大学的唐诺克莱因说:“没人可以打倒弗洛伊德,因为没有人可提出更好的关于内心冲突的理论。但重点是,我们已经有办法治疗这些病症了。”用哲学的角度来看病因,治疗是对的,是医药救了我们,但我们也要注意病源。美国国家心理卫生研究院的史蒂文海曼说:“像冠状动脉疾病,我们不会只开张处方就了事。我们还会要求病人控制胆固醇,教他们运动方法和合理饮食,有时还有压力管理。并不是只有心理疾病才要多管齐下。药物疗法与心理疗法之争非常可笑。二者都是经验主义的问题。依我个人的看法,双方应该携手合作,因为采用药物治疗更能够让病人投入心理治疗,理清心中的纠结。”艾伦弗兰克所主持的一连串研究显示,在为病人摆脱忧郁方面,心理治疗的效果没有药物好,但在避免病症再度复发方面更为有效。虽然这方面的资料错综复杂,但从中可以看出,结合药物和心理治疗的效果比单用一种好。“这种治疗策略可避免再度陷入忧郁症,”她说:“我不知道将二者结合的治疗方法未来还有多少发展空间,这令人担忧。”布朗大学心理学系的马丁凯勒曾参与一个多校联合的团队,他在最近的忧郁症者研究中发现,只用药物的病人中,感觉有明显改善的不到一半;只用认知行为治疗的人之中,明显改善的也不到一半;而二者合用的则有超过八成的人有明显改善。哥伦比亚大学的罗伯克里兹曼愤怒地说:“百忧解不是用来避免和病人交流的,而是用来深入了解病人的。”鲁曼也这么写道:“医生受训练的目的是观察和了解病人,但他们做的事却只是丢给病人一根药物做的棒棒糖,然后就什么也不管。”

    当你不幸落入忧郁的深渊,你自然而然想要了解患病的原因,即使已脱离忧郁,仍然想知道究竟。药物仅仅改变某些症状,并不等同于治疗。问题和问题背后的真相都需要密切注意。也许在医药发达的未来,药物可以治好更多人,整体的国民健康状况会大大提升。但若因此就把谈话治疗抛诸脑后,却是非常危险的。心理治疗可以让一个人明白,药物在帮他重建新的自我,并接受原来的自我已在崩溃时失去的事实。你需要在忧郁最严重的时候浴火重生,需要学习避免再度陷落的方法。你要以不同的方式过日子。“无论在什么环境下,要让你的生活c睡眠c饮食c运动变得规律化不太容易,”美国国家心理卫生研究院的诺曼罗森泰提到:“想象一下你在忧郁时,要做这些事有多难你需要一位治疗师,就像需要一张沙发一样,可以让你尽量规律地进行日常生活。忧郁是一种疾病,不是生活方式,你得想办法克服。”“药物治的是忧郁症,”我的治疗师曾说:“而我治的是忧郁症患者。”什么事可以让你冷静下来什么会使症状恶化从药物的观点来看,因亲人过世所造成的忧郁,和不断失恋造成的忧郁,二者没什么差别。虽然前者产生的极端反应比后者合乎人情,但从临床经验来看,几乎完全相同。就像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的临床医生席维亚辛普森说的:“如果看起来是忧郁症,那就当成忧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