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节(第1/5页)  变态心理学:忧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人会割腕和跳楼呢他的精神科医生在事情发生前几天见过他,但也无法阐明问题所在。到底是为什么在此事件之前,我还以为自杀者有思考逻辑,虽然不甚完整。

    第90节:自杀需要理由吗1

    自杀需要理由吗

    但是自杀者没有逻辑可言。“这些念头涌上来,”曾努力对抗过剧烈忧郁症的罗拉安德森写道:“为什么非得要有理由”理由往往不足以解释发生的事情,寻找线索c原因和解释,是精神分析师和亲朋好友的工作。我阅读关于自杀者的记载时,就一直有这样的看法。这份列表和越战军人纪念碑在越战时自杀的年轻人比死于战争的还多一样,又长又令人痛心。在自杀发生前,每个自杀者都有一些剧烈的创伤:被丈夫羞辱c被情人抛弃c受了严重的伤c爱人死于重病c破产c车子被撞毁。有人只是某个早上睁开眼睛,便决定以后不要再醒来。有人痛恨周五的夜晚。如果有人自杀了,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有自杀倾向,而不是因为那些理所当然的原因。虽然医疗体系坚称心理疾病和自杀必定有关,哗众取宠的媒体却常说心理疾病不是自杀的主因。这使我们得以放心地追查自杀的原因。就像说重度忧郁一定是被某种事件激发造成的一样,自杀发生也应该是有极端的原因。两者界线并不明确。要有多大的自杀倾向才会觉得有自杀企图要有多大的自杀倾向才会有自杀行为又是到了什么地步,一个意向才会转变成另一种意向自杀可明确地说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说法“造成致命后果的自毁举动”,但在这致命结果的背后,藏着什么样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动机呢高危险的行为故意让自己处于感染艾滋病的环境中c故意挑起某人杀人的怒火c故意暴露于暴风雪中等多半是拟自杀的行为。自杀企图的程度,从产生意识c认真思虑c慎重考虑c确定目标,到最轻微的自毁行为。“自杀行为过程中,”凯杰米森说:“是一直摇摆不定的。”阿瓦雷斯写道:“自杀的理由,大多是随便讲讲。这些理由要尽可能地减轻自杀者周围亲友的罪恶感,让探究因果的人放心,并激励社会学家对验证分类和理论继续无止境的追寻。它们就像是促成大战的边界小摩擦一样。促使一个人结束自己生命的真正动机其实是别的,它们存在于内心世界,迂回c矛盾c错综复杂,多半隐而未见。”“报纸上常谈到属于个人的忧愁和无药可救的病痛,”卡谬写道:“这些解释好像头头是道。但我们要知道,这个绝望的自杀者是不是有一个朋友,在那关键之日对他投以冷眼。这个人应该满怀着罪恶感。要这么说才能够让所有怨气和纷扰全部沉淀下来。”严厉的理论家克莉丝蒂娃,描述了人生的无常:“背叛行为c致命的病痛c意外或残疾,突然地让我不能再归类为所谓的正常人,或是这些事情落到亲朋好友身上,也会对我造成同样极端的效果,或者我还能说什么每天都有数不清的灾难降临到我们头上。”

    1952年,斯内德曼于洛杉矶创立了第一所自杀防范中心,试着提出实用的而非理论的自杀思想架构。他认为自杀是受挫的爱c失控c自我形象受到重创c忧愁和愤怒的结果。“几乎可以说,自杀的戏码好像会自行发展剧情,这出戏会自行思考。这使我们了解到,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只要人们可以成功地掩饰自己,就没有任何一种预防措施可以百分之百有效。”凯杰米森感叹着“心灵深处是个穿不透的城墙”时,提到这种掩饰的行为。

    我在写这本书时之所以会搜集到这么多自杀的消息,一部分是因为关心这类事情,一部分是因为人们希望能从我和我的研究中得到某种智慧或见解,但实际上,我一无所知。一位十九岁的朋友,克莉西史密特受到惊吓而打电话给我,她在安多佛中学纽约一所承袭欧洲教义和传统教学法的贵族学校的同学在宿舍的楼梯间上吊。这位出事的少年曾当过班长,因被逮到偷喝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