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62.前往边关(第2/3页)  名门之后(科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循的紧迫性。他说的没错,沈如渊对立太子的态度并不是十分明确,至少不像陆睿涵这么坚定,而那个久闻大名的李忨李公公,心中可没有国体、国本,这些读书人看得重如泰山的东西,对他来说,能让他继续稳坐司礼监大太监宝座的,绝对不是拜他所赐,在外面风餐露宿了好几年的太子,而是深宫中那个他看着长大的孩子。

    刘循抬眼往屋外看去,他的目光仿佛越过了紧闭的屋门,茫然不知道落在了什么地方,他对三人说着,又仿佛是喃喃自语,道“苟利社稷,生死以之如今朝堂上文武百官,不知道还有几人有这样的勇气”

    常晓成起身一拜,道“刘大人,不瞒您说,我们几个已经打算好了,这就要去一趟塞外,看看能不能找到忠襄公留下来的遗物,若是其中有李忨等人勾结鞑鞳,危害社稷的证据,我们一定会带回来,让您呈给皇上,让他将这害人的阉狗还有他那些干儿子们一网打尽”

    陆钧看着刘循的脸,他那已经显出几分苍老的面庞上,很快就布满了笑意。刘循匆匆走下来,拉着常晓成他们道“忠襄公若是知道你们几个的为国的忠心,想来也一定能含笑九泉了但你们一定要记住,陆阁老之所以希望你们这些官场之外的年轻人前去,就是不想让这其中的事情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知晓,因此,你们一定不能声张,更不能让任何人知道你们一行的目的。”

    陆钧在心中盘算了一下,对刘循道“多谢刘大人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对我们如实相告,这些信息,对我们此次前往塞外极其关键。只是,若是我们离开国子监超过一月,还望次辅大人为我们想个办法周旋一下,以免我们被国子监除名,辜负了范大人推举我们入学的一片苦心。”

    刘循笑道“这个不难,一直以来,国子监的学生都可以前往六部观政,如今礼部正需要六名国子监的太学生辅助整理圣上祭孔圣人的前朝资料,为明年祭孔做准备,我这就将你们调入礼部听命,这样一来,国子监就没有人知道你们不在京中了。”

    离开了刘循的府邸,陆钧他们三人心中的许多疑惑,不仅没有解开,反而加重了。事情的变化容不得他们仔细思考,很快,他们就等来了礼部的调令,包括苏克先在内的六个人都被叫到礼部去“学习”,说白了,就是做一些礼部官员和庶吉士们不愿意干的琐事,只不过,陆钧他们在礼部挂上名之后,他们的“实习工作”就此结束了。

    第二日,京城的城门下,陆钧他们带着刘循为他们准备的路引,混在一队葛三为他们联系好的商队之中,走出了那座曾经让他惊叹过的,庄严宏伟的城门。这一行人,有陆钧、常晓成、手上的伤完全恢复的李尚源,还有扮成男子的杨文茵,以及一身鞑鞳人打扮的苏克先。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北方商人模样的汉人。他们自称多次往返于大漠和北京之间,对这条通路熟悉得很。可是从他们的目光中,陆钧还是感觉到了一丝和普通商人不太一样的气息。

    出发前的晚上,陆钧和另外三人商量过,这一行,他们有他们自己的目的,他们正是要通过自己的观察,将过去那些难以捉摸的事情分辨清楚,解开心中那些许久以来困扰他们的难题。

    盛夏已过,北京城外的景色显得有些萧索,一开始,陆钧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感觉。京城的近郊就好象北方任何村落一样,满眼都是为了秋收而忙碌的百姓。今年的收成似乎不错,这多少让陆钧他们觉得欣慰,毕竟,如今局势动荡,若是再赶上荒年,后果则不堪设想。

    陆钧随时随地手里都拿着一卷刘循给他们找来的精细的地图,上面用红圈标着的最显眼的就是大魏的九边久镇,然而他也听说了,如今由于军费短少,两个靠西的边镇已经不剩下什么军士了,稍微有一点战斗力的队伍都部署在京城附近的几个重镇里。

    很快,那两个汉人就坐不住了,开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