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八章真命天子究竟是谁(第2/3页)  百世契约:药妃,宠不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半分,她继续心疼地对其兀自说道“且不说这些年来,各地四涌而入的劳民伤财的各战事消耗。仅只西秦国的每次大灾过后,国库哪一次可曾喘过气而父皇,不竭尽全力地想办法如何帮助百姓度过危难时刻,反而苛捐杂税不减半分,放着置身于水深火热中的子民于不顾,倒是将多数金银用在了追寻永生极乐之上。作为一国之君,不应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么如此这般永无止境地搜刮百姓的民脂民膏,这该让西秦子民们有多痛心啊”

    闻此,皇后终于在自己一片深深的沉思之中,重重地叹了口气,似是已对其所言有些动容。

    见此,轩辕玥趁热打铁,继续道“这么多年过去了,难道母后真的看不出,父皇一直对秦皇叔疑心重重,步步压制紧逼。这外忧加内患,西秦的明天又还有何可言然每每危急的时候,西秦百姓的心里只有在对侵略者的一次又一次挑衅的战场上,以一敌百誓死守护着身后他们家园的西秦战神秦王,只有亲自带领着他们从大灾大难之中一起走过来的西秦秦王。”

    稍作停顿,整理好自己激动起伏的内心,轩辕玥再次看着皇后的眼睛,道“母后,长久以往,入不敷出,恶性循环,如此下去,百姓终有一日将流离失所,对朝廷失去信心。到时候,西秦国就真的是国将不国,危在旦夕了

    这时,不知不觉中早已悄悄握手成拳的皇后似是无可奈何地说了句“后宫不得干政,玥儿不会不知。”

    “后宫不得干

    政这句话,难道就能让西秦国的万千黎民百姓们原谅他们这位贵为一国之母的母后您的职责吗”

    “我”闻此,皇后似是已无言可辩,却还是一脸难色着,

    这时,轩辕玥的语气也渐渐缓和了下来“说真的,有时候儿臣真的希望自己永远都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天真孩童,只纯粹地做父皇和母后的掌上明珠。如此,便不会有任何立场矛盾的时候。其实,儿臣也不想看到已渐渐年迈的父皇伤心。可是,儿臣又觉得自己这样自欺欺人,真的太自私了。这对秦皇叔不公平,对西秦的子民亦不公平,他们本应有更好的明君指引,过上更好的日子,秦皇叔本应该毫无羁绊,拥有最大的权利去做这件事情,不是么”

    自从经历了城南之事,轩辕玥心里感受颇多,此时真是太激动了,然皇后却一直都守口如瓶,似是始终都不愿透露出半个字。

    无奈,最后,她只能默默地祝福道“无论如何,儿臣一直坚信,终有一日,秦皇叔一定会得到他曾经所失去的一切。母后,儿臣离开西秦后,归期定无期,还望母后一定要善自珍重。”

    岂料轩辕玥此话一出,皇后竟突然间开了口“是太后”

    “是皇祖母母后的意思是当年皇爷爷立储的对象真的是秦皇叔。”闻此,轩辕玥的眼睛顿时朝着皇后的脸怔呆了。

    皇后一边回忆,一边对其缓缓道“当年,母后亦刚入宫与你父皇大婚不久。听闻因为西秦皇族的守护者遗孤,在被送入宫里的途中遭遇不测,坠崖身亡,继而西秦大地上天灾人祸到处四起,百姓民不聊生。你皇爷爷因此才意识到了自己是真的犯下了弥天大错,不该不顾群臣的谏言,这才致使西秦国失去了守护者。”

    “原来,世人皆传闻中的西秦天子的守护者竟真的存在着,那后来呢”轩辕玥惊讶道。

    皇后继续道“自此以后,你皇爷爷便终日里郁郁寡欢,知道自己大限将至,便悄悄立下了秦王为储君。可那时,秦王尚且不足十岁,何以堪重任太后便挑唆重臣,说太妃想借以幼子来垂帘听政,这才说通了你皇爷爷的身前侍从,取得并命人改了你皇爷爷的亲笔御召。同时借以为你皇爷爷祈福之名,将秦王母子支离宫中到了太庙里去。借此机会,在你皇爷爷弥留之际,命太医在你皇爷爷的药汤里加了加了鹤顶红,这便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