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一章:宴请乡绅 新(第1/2页)  雀与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临时都督府上演的一出可谓是让朝廷的颜面尽失,而李胤焕也侧向的告诉了所有人,他们是义师,多是来自各地缉盗司的队伍,是皇帝的私人武装,朝廷本就无权调动,如今朝廷派了人过来管他们,那也得看他们想不想给面子的问题,要是不给面子,所谓的战区指挥官只是个鸟毛。

    但其他三个战区却并非如此,上下级和睦相处,唯独这第三战区有李胤焕的存在,一是朝中有人故意要整他,外加李胤焕野惯了,根本不想有人对他耳提任命的。这就注定了第三战区内部不和谐,而李胤焕也注定是那个特例。

    毕竟战时文官得收到武官的掣肘,这是常理,要是派来的是武勋贵族之类的或许还好说点,但这位赵启坤虽然在兵部任职,确实彻头彻尾的士族出身的文官,对现场实战根本不懂。

    其他地区的军抚都是在宁国府城里被分配了一个独立的宅院,以便有要事相商的时候能够及时赶到,而其部队这就在宁国府四周的旷地上安营扎寨,不得入驻城池,但李胤焕却是特例,唯一一个驻守城池的军抚,在宁国府城里只安排了三四个亲卫作为代言人,如果有要事商议,就会前去永宁县通知他。

    话说李胤焕大方的给各位军抚分粮,一人五万石,虽然比之自己的存储量来讲很少,但却让各义师喜出望外,毕竟他们当中只有部分人参与了守卫樊城的战事,但也没有捞到什么好处,其余人更别提了,就根本没有和辽军交过手,五万石粮草够他们吃好些日子了。

    分完之后李胤焕便率领部队,带着赵启坤的文书赶到永宁县。荆州之地作为自古以来东西南北的要到,腹地亦是无险山丘陵,无论是战乱还是太平盛世,都相对较为富庶繁华,永宁县作为河道西侧,依着青山绿水,土地肥沃,自然也是比较热闹的地方,这里不乏众多乡绅氏族,而在这一片的最大的家族无疑便是韩氏,韩氏族人占据了近一般宁国府的人口总量,是荆州宋氏的附庸家族,宋氏嫡宗远在江陵,韩氏在这片也算是一霸了。

    正所谓强龙压不过地头蛇,李胤焕之前敢跟朝廷横,敢跟世家的官员横,但真的到了一方世家的地盘上,他可不能真的跟人家横了。

    毕竟这永宁县几乎都是姓韩的,人家想让你在这里寸步难行是很容易的事情,你总不能大屠杀吧。

    所以刚入驻永宁县,依照肖才的建议,在城中最好的酒楼办下几座大酒席,宴请永宁县各地乡绅富豪,其中最主要的自然韩家嫡宗的人了。

    对于李胤焕的威名,这些乡绅在前些日子就已经听的耳朵起茧子了,民间传了战报传,战报传了朝廷传,朝廷传了民间又传,就差把李胤焕吹上天了。而就这么个在民间传的玄乎乎的人物居然被派遣入驻了他们永宁县,并且还给他们送来了请柬。

    有些消息灵通的人就已经听说了前几天在宁国府城发生的事情,而传到他们耳朵里的却是李胤焕兵谏。最后朝廷正三品大员都对他低下了头。

    如此人物,要是不给他面子,那岂不是说灭他们就灭他们。也不管手头上有多繁忙,丢下所有手头事情,屁颠屁颠的往永宁县城赶,生怕惹了这么个活阎王。而韩家原本按理来说,面对这个所有世家的‘头号通缉犯’应该不允颜面才对。但首先在于,李胤焕与其宗主宋氏没有任何矛盾存在,从始至终宋氏也都没在李胤焕的事情中插过手,韩家那更是跟他李胤焕没有半点瓜葛。而且李胤焕今后可是要在他们地头上驻扎了,虽然要处处受到他们韩家的掣肘,但人家是来打仗的,万一哪天人家脑子抽风,看你韩氏不爽,辽国来攻,人家往后一撤,把你给卖了,最后再上报朝廷,敌军势众,我军不敌就没事了。而你韩家找谁去。最终还是决定让韩家宗室的嫡长孙,未来家族的继承人前去赴宴。

    话说为什么不是族长呢?那不是废话么,韩家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