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77章 一念之差(第2/3页)  策行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免羞愧。

    笑了一会,郭嘉率先收起笑容,咳嗽一声:“君侯,我们都想岔了。”

    孙策点点头。“智者千虑,难免一失,白玉微瑕,不损美玉之质。时辰不早了,你们早点休息吧,明天再依着新思路议一议,拟个适合的方案出来。”

    郭嘉拱手应喏,诸葛亮等人也施礼退下,各自去休息。陆议走在最后,孙策勾了勾手指,示意他近前来。陆议走到孙策面前,咧了咧嘴。“君君侯,我我不是有意在背后”

    “无妨,你又没说错。”孙策指指一旁的胡座,示意陆议坐下。陆议规规矩矩地坐下了,却不敢抬头,孙策回头看了一眼,见孙尚香站在身后,目光灼灼地看着陆议,不禁暗自发笑,让孙尚香、徐节也坐下。“这次回吴县过年,季宁公为你讲了什么书?”

    “孟子。”

    “孟子?”

    “是的,家从祖得了一部孟子章句,是太常京兆赵公邠卿的大作,家从祖甚是喜欢,说是与君侯新政意旨有相近之处,便花了些心思研习,后来还与赵公通了书信,若非赵公年高,说不得便要请到吴郡来讲学了。家从祖研习半年,有些心得,我回乡省亲,他便将此书传了我一些。”

    提起孟子章句,孙策倒是想起赵歧来了。当初赵歧出使冀州,途经洛阳,他还曾经和赵歧打过嘴仗,后来就没怎么听过关于他的消息,没想到他还活着,还和陆康有联络。听说这位可是长寿的,堪称三国人瑞。

    在孙策的印象中,孟子是儒家诸子中最具民本意识的一个,那句“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便是出于他之口,就因为这句话,到了明朝,孟子虽然被列为四书之一,孟子却被从孔庙里赶了出来。

    “孟子章句都有什么意旨,说来听听。”孙策重新躺下,双手置于腹前,轻松惬意。

    ——

    沓氏城下,辽东军大营。

    公孙度站在中军的望台之上,遥望西边。他的大营立在一片高地之上,望台更是高出平地三丈,立于此地,不仅可以俯府沓氏城,更能远窥数十里之外的海面。

    离得太远,即使是耸立的山崖也成一条细线,楼船更看不清楚。但公孙度知道孙策在地里,能够横渡渤海的楼船也在那里。得许攸之助,他在岸边安排了斥候,今天中午孙策还没靠岸,他就收到了消息。

    公孙度收回目光,转身下台。“明天去岸边看看。”

    “最好不去。”站在台下的许攸背着手,跟着公孙度向中军大帐走去。

    公孙度步履如风,几步便到了大帐前,掀帐入内。几个胡女正在帐内布置酒菜,见公孙度进来,连忙跪下行礼。公孙度示意许攸入席,自己也在主席坐下,搂过一个胡女,在胡女胸前嗅了嗅,又将胡女推开,示意她到许攸身边去,大笑道:“许子远,这个体有异香,你一定喜欢。”

    胡女凑到许攸身边,许攸也不推辞,搂在怀中,将胡女的衣襟拉开一些,露出一大片沃腴白晳。“你爱其香,我却爱其白。早就听说高句丽的女子肤白,今日算是亲眼见识了。”

    “喜欢便送你了。”公孙度扬扬手,示意另一名胡女坐到身边来,搂在怀中。“子远,听说孙策少年好色,你说我要是送几个胡女给他,他会不会接受?”

    “你送再多胡女给他,他也不会罢兵。”许攸搂着胡女,啧啧称奇。“孙策身边多有国色,连长公主都做了妾,又岂是几个胡女能动心的。再说了,拿下辽东,扶余、高句丽还能不进献美女,又何必由你转呈。升济啊,你就死了这条心吧。岂不闻当断不断,反受其断。”

    公孙度眼神闪烁,若有所思,沉默了片刻,又道:“子远,辽东偏僻,人口有限,三郡汉胡不过二十万户,胜兵者不过十万,不及中原一郡。且孙策善战,以本初之众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