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41章 有言在先(第2/3页)  策行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受他的条件,暂时停战,益州就危险了。万一他投降了孙策,转身进攻河内,更非朝廷之福。当务之急是稳住他,打消他与孙策谈判的计划。”

    刘晔一时着急,声音不免大了些,刘备虽然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却听到了袁谭可能要和孙策议和——议和自然是客气话,实际上就是投降——不禁大吃一惊。他从幽州赶来助阵,不管是助袁谭还是助天子,都要经过冀州。如果袁谭和孙策谈判,他可就回不去了,幽州也保不住,他将又一次成为丧家之犬。

    “陛下,究竟出了什么事?”刘备忍不住问道。

    天子转了转眼珠,展颜而笑。“卿可知陆议其人?”

    “知道,他是吴郡人,故庐江太守陆康的从孙,很早就跟着孙策了。”刘备随即想到陆议是浚仪的守将,心里升起强烈的不安。看天子和刘晔的神色,绝不可能是荀衍拿下浚仪,只可能是陆议击退了荀衍,而且是重创。虽然他不清楚陆议的能力如何,可是参照守高唐的朱然,形势怕是不容乐观。“陛下,陆议……怎么了?”

    “陆议……击败了荀衍,袁谭大败之后,无力进攻,欲与孙策议和。”

    刘备面色大变。马超却只是眉头微蹙,并不意外。天子看得真切,正要发怒,忽然有些后悔。马超在孙策身边多年,了解的情况很多,早该问问他有关陆议的情况。

    “卿随孙策多年,熟悉陆议否?”天子强忍心中不快,语气平缓,又恢复了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马超点了点头,斟字酌句的说道:“正如左将军所言,陆议很早就追随吴王,深得吴王喜爱,尤其与吴王之妹三将军投契。他话不多,为人沉稳,臣……也不知道他都在想些什么。不过,吴王对他甚是器重,寄予厚望。”

    天子与刘晔交换了一个眼神。他们收到过类似的情报,却没有放在心上。毕竟陆议刚刚二十岁,只是孙策身边侍从之一,并不起眼,名声还不如号称三将军的孙尚香呢。听马超这么一说,才知道孙策对陆议的重视与众不同。以在孙策身边的时间论,除了孙尚香之外,陆议无疑是到目前为止最久的一个。

    如果早点重视马超的意见,多问问他,早做准备,也许不会有这样的意外。

    “孙策身边,还有几个像陆议一般的少年?”天子和声问道,甚至有几分请教的意思。

    “这个不好说。”马超有些受宠若惊,挠挠头。“吴王有教无类,不仅肯教,而且善教,出人才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比如守高唐的朱然,初到吴王身边时不过是一乡里少年,稚气未脱,羞涩怯懦,谁能知道他现在可以面对袁谭的大军岿然不动。”

    “吴王是怎么教他们的?”

    马超看了一眼刘晔,忽然笑了笑,转身对刘备说道:“左将军还记得吴王当初是怎么军议的吗?”

    刘备心中不快。马超一再二,再而三的挑衅,揭他的伤疤,让他很不爽。可是在天子面前,他又不能发怒,只能硬着头皮说道:“孙策议事,与众不同,文武共聚,由军谋处拟定方案,各方质询,互相辩驳极是激烈。若方案有所不妥,必被众人讥笑,毫无谦让之风。”他咂了咂嘴,又道:“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没人敢偷懒敷衍,务必思虑周详才敢发言。众人所议,也多有真知灼见。”

    刘备说了几个例子。他在孙策身边时间并不长,参加军议的次数也不多,但那有限的几次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后来行军作战,常常有意无意采用这种方法,受益良多。只不过他学得不够,没有像孙策一样带一些少年侍从,让他们跟着实习,所以现在依然无人可用。

    马超也补充了几个例子。不过他的重点却是文武一起议事,针对天子定策时不怎么向将领征询意见的习惯。天子虽然重用凉州人,却还是倾向于那些读人,他这样的将领在议事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