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93章 彧与鱼(第2/3页)  策行三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廊前,看着深入湖心的水榭,荀彧的两条腿沉得像灌满了铅,要做出浑身力气才能勉强挪动一些。

    拜访张纮、郭嘉之后,他又考虑了几天,去了一趟定陶,拜祭先帝刘协。他刚刚到定陶,求情的人就尾随而至,平舆的形势刻不容缓,数百人被羽林卫抓捕,关进军中监狱,随时可能当众受辱。企图逃跑的人更惨,他们还没跑出县界就被人抓个正着,部署行动的人正是眼下主持军师处的陆逊。早在孙尚香下令抓人之前几个时辰,陆逊就以军师处的名义下达了命令,只是秘而不宣,等着外逃的士人自投罗。

    外逃和束手就缚不是一个概念,这已经超出了民事纠纷的范畴,涉嫌违法。按照律法,没有相关的公文,任何人不得随意迁移,否则就是违法。陆逊摆明了就是要扩大事态,将更多的人牵连进去,借机打击汝南世家。在抓捕的时候,已经有人被杀。被关押的人也有不甘受辱,愤而自尽的。

    收到这个消息,荀彧不敢怠慢,星夜兼程赶回平舆,请见吴王。

    站在这里,荀彧不自觉的想起郭嘉钓的那条鱼。他觉得自己就是那条鱼,不管怎么挣扎都无济于事。

    凌统快步从远处走来,向荀彧躬身行礼。“荀君,大王正在议事,可能还要一些时间。荀君若是不急,可以明天再来。大王如果有空,会派人去请荀君。”

    荀彧哭笑不得。他哪能等到明天,多等一夜,可能就会多死几个人。

    “我可以等。”

    凌统点点头,侧身示意。“请荀君随我来。”

    荀彧跟着凌统,走上了曲廊,一步步向水榭走去。经过军师处的小楼时,有些汝颍籍的军师、参军站在门口,拱手向荀彧致意,神情悲壮。二楼南侧的房间空着,没看到陆逊的身影。过了一会儿,有人出来,喝了两声,将这些军师、参军们劝了进去。

    来到水榭下,凌统请荀彧在下面就坐,自己上去汇报。不一会儿,凌统又下来了,孙策还在忙,请荀彧在下面等。凌统将荀彧领到一旁的房间请,命人准备了茶水点心,再次施礼,转身去了。

    荀彧一人独坐,看着外面的湖景出神。已经是初夏,葛陂边的柳树碧绿成荫,像一道碧玉之城。湖边的小道上不时闪过一个个人影,有的是巡逻的士卒,有的是游览的百姓或者休沐的官员、将士、工匠,其中不乏远道而来的士子,他们或是来求官,或是纯粹游历,涨涨见识。葛陂原本风光就不错,被孙策选为行宫之后又增加了一些建筑,栽了不少花木,不知不觉间,葛陂已经成了一景,闲来无事徜徉其中,不失为一乐。

    荀彧来到葛陂后,就多次绕湖散步。有时是与女儿、女婿,有时是与来访的客人,更多的时候则是独自一人。每次散步,他都会对矗立在湖中的水榭产生好,现在身在水榭之中,却完全是另一番感觉。

    这时,楼上传来争吵声,隔着几道门,荀彧听不太清,但他能看到守在楼梯口的郎官们神情紧张。不一会儿,有两个参军模样的年轻人抱着一捧文走了下来,又过来了一会儿,陆逊的身影出现在楼梯口。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陆逊停了一下,向荀彧这边看了过来。

    刹那间,两人四目相对。

    片刻之后,陆逊若无其事的收回目光,转身走了。荀彧却坐着没动。刚才那一眼虽然隔得远,虽然时间短,但他却看懂了陆逊眼中的意味。

    那是一团藏在冰下的火。

    凌统再次出现,推开了门,很客气地说道:“荀君,大王有请。”

    荀彧连忙起身,收回思绪,跟着凌统出了门,踩着楼梯,一步步地登楼,心跳不由自主的快了起来。他与孙策见过很多面,但这一次与以往不同。登了楼,他就是吴国之臣,从此要为孙策效力。

    是祸是福,他也说不清。

    荀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