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赵老太太这边的人各怀心思,其他赵家族人虽不至于欢天喜地, 对这样的发展倒也喜闻乐见。
开宗祠之前, 村长就让把村里的男丁召集起来,将徐晓加入赵家的好处, 细细地说了一遍。这些年,他们习惯了听从村长的施令,村长说的一些道理虽然不是特别懂,但无碍于他们服从的态度。
果然他们的选择没有错,赵氏一族也在村长的带领下越过越好。所以, 只要知道村长这么做是为族人好就够了。当然中间肯定夹杂着稍许不和谐的声音,但村里的事务一般都以村长这一支为主。那些话还没冒头, 便被镇压了下去。
谈话过程中,赵惜达这个村上学堂的夫子出了一大份力, 将徐晓夸得绝不仅有。还说“徐晓的学识是承自于湖州徐家,比一般人强上许多, 她父亲更是贵族公子的师尊。如果能让她真心实意地加入赵氏, 说不定村里还能多出几个秀才。百年之后,赵家也能成为湖州的贵族。”一些人也跟着他的话畅想了起来, 对徐晓的接纳度也高上了很多。
有些人虽然不信, 但想到自己的儿子、孙子还在赵夫子手上读书,大家当然要给他一个面子。所以今天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村里人普遍对徐晓的态度热情了很多。
一路上都有人向杏娘、徐晓打招呼, 亲昵地叫道“晓晓”。徐晓也应声答应, 还和身边的穆潋介绍这是哪家的婶子。如果是对自家有照应、和杏娘接触较多的, 还着重提起,让那些平时有往来的婶子笑得眉不见眼的。
穆潋毕竟是大家族出生,接人待物都没有问题。徐晓心里打了什么小九九,穆潋晃一眼睛就能知道。因此愈加地配合了起来,徐晓介绍词越多,他就越和善,还问一些关于年节收成之类的问题。对那些徐晓看都不看的人,表现得十分高冷。
有时候差别对待,会让你显得很有档次,甚至以与你结交为荣。果然,你看看效果是立竿见影的。那些徐晓给了面子的人都围在杏娘身边,忙着攀交情。赵大山父子几人都被挤到了外围。
途经周思哲家时,看见周家母子两人站在门口。今天的祭祀是针对赵氏一族的,周姓人并不在参与的行列。但等一下的宴席,村里人都是可以去吃的。
周思哲看见小夫子一行人经过,赶紧跑过来,将手中的篮子递了上去:“夫子,这是娘让我给你的。说是拜师那天也没给夫子送什么好东西,每个月的束脩也没收。这哪能让夫子白忙活啊?这不,给夫子补上了。”
徐晓往里看了一眼,是一些山上的果子,红枣之类的,旁边还搭着一块肥瘦相间的猪肉。虽然都不是什么稀罕物,但胜在量多。一般人家要拿出来,还得心痛一番,由此可见周家的心意。徐晓想了一会儿,还是收下了。这么多人看着呢,推来推去的多损面子啊。
周娘子见徐晓收下了,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那天思哲从镇上回来,可是带回来了近一两银子。虽然说是酬劳,那也得看跟着谁了。如果不是晓晓这个夫子有出息,哪能赚到这么多银子。有来有往,交情才能处出来。思哲在晓晓面前的地位可不能动摇。
周娘子跟上部队,恭维地说道:“晓晓啊,我就知道你有大出息。你看看我家这个混小子跟你学了还没多久,就能和南山书院的学子对诗了。晓晓更是和南山书院的夫子相谈甚欢,还给了个什么信物,这可都是人脉啊。以后说不定,夫子就要给晓晓一个面子,让她推荐人进去。赵子瞻进南山书院,族老可是花了大功夫、大价钱,还拜托了村长儿子。我都听说了,赵家就是为了和徐家争人,才这么早把晓晓的名字写上赵家族谱,据说条件还特别优待。以后啊,我家思哲就跟着晓晓你混了,要是做得不好,只管教训。”周娘子这话当然就有些夸张了,但都是实话。
旁边跟过来的人,心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