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章 渤海太傅(第1/2页)  太平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孙平找到普明,问了他父母的所在,便找了过去,期望着能找到自己母亲的踪迹。

    刘家原本只出了个文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孙平不了解,目前来看,除了这个出路,别无他法。普明的父母此时在里屋,看他们交头接耳的样子,想必又在想什么招数对付普明了。对一个出家人来说,摊上这样的父母,也够他受的,但是反过来讲,对于普明的父母来讲,自己的孩子要出家,也是够自己受的。有些人,活的久了,虽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干了什么,但是就是看不惯别人跟自己不一样,软磨硬泡的把异类变成自己的同党,古语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何为小?经常恐惧,而不知为何,渐渐气量萎缩,目中无人,持小利且躲于人后,秘密极多,愈多也就愈吝啬,故而常利己,而不言于己,言己者是常能自省的人,自省故而能去宵小,自利的人,常言他人,从不言及自身,一是因为害怕,二是因为,这样能麻痹自己,就像是跟魔鬼做了一个交易,出卖了自己,换来了安心和充实的物质生活。

    普明的父母,是典型的俗人思想,很少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什么样的,只是根据自己的见识去行事。也自然就只能把孔圣人的话当成学识,而不是行事。论语讲,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理论一出,都知道该怎么做。但是人心力小,每每涉及我的,我所,我为,我言的时候,这些就全部被抛到了脑外,被灯红酒绿迷住了眼睛。普明作为一个孩子,在他们父母眼里,这就是自己的孩子,从来没想过他的孩子是个完整的,大写的人。而普明,自己一心向佛,却没办法跟父母解释,他们也理解不了,两个世界的人,没办法交流,这家伙,一家人也算是热闹了起来。

    孙平来到里屋,敲敲门,请两位长辈出来说话,普明的父母有些不太情愿,毕竟自己是他们孩子的师兄,普明不想回来,可能就有自己的原因,而且,佛门夺走了他们的孩子,两人知道孙平是普明的师兄弟,自然不待见他,莫说是师兄弟,就算是普通出家人,这俩父母也是极为不待见的。

    几番请教,两人这才不情愿的出来了,问他什么事情,普明如实相告,除了自己母亲入狱的事情,其他一一明言,两位老人听说孙平是前朝的遗孤,对他的态度好了许多,不管怎么讲,还有个皇室的身份在呢,尽管那个皇室已经不在了。而人,偏偏就是比较喜欢回忆不再的东西,仿佛那就是这世界的痕迹,这就是时间,本性里,想紧紧的抓住他,孙平也自然成为了一种代表,他们世家过去辉煌的代表。

    孙平把事情一说,两人态度倒是一个翻天的转变,只是就他母亲的消息,是真的一问三不知。看来杨蕊离开牢狱之后,去了别的地方,不在这里,可能会在其他官员的府邸。孙平询问两位知不知道其他官员的住处。这倒是没难住他们,二人找来纸墨,普明的父亲略微思索下,写下了三行地址,一位是青州刺史:郭守敬。一位是太史王禄,一位是太傅张伦。孙平看着三人的信息,决定去这太傅的住处一探究竟,要说什么人跟皇室子嗣最亲近,那肯定是太傅,仔细看来,隋朝覆灭之后,这太傅卷着铺盖,跑到了渤海之滨。渤海这一块不知是什么宝地,历来自恃有才的人全都往这里跑,一般都是在等待自己的命运。

    孙平虽然着急,但是这才来了一天,不好离开。普明的父母知道孙平是前朝的遗孤之后,还拼命的要留他在这里多留几日,让普明带他出去转转,好好玩玩,还差了下人去请普明之前的朋友,一起出去欢乐。明显并没有放弃要他普明还俗。

    谁都明白,他们做这些是完全没有用的,孙平想起自己这个师兄十五岁的时候,跑到寺庙里,就直接找到了方丈,请他传戒,只过了两年,就受到了三坛大戒,这算是开了历史的先和,主要还是他在寺里呆的时间长,孙平甚至觉得,就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