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完颜永济(第2/5页)  北宋辽金风云人物大观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中,金军到处遇到顽强抵抗,宋军咬住金军不放,使金军进退两难。 宣宗在他最后的两年里,起用了几位抗蒙有功的将领,使西北地区的抗蒙战争曾一度出现转和,但是,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改金朝所处的被动地位。天兴二年(12年)十二月,完颜珣在宁德殿内病死,终年61岁,临终遗诏,立太子守绪继位。

    金宣宗即位时,朝中权臣柄政,蒙古大军又进逼中都。他本人无力整顿朝纲,只能依赖纥石烈执中,拜为太师c尚书令兼都元帅,封为泽王,使之操纵了国政。十月,蒙古军兵临中都城下,元帅右监军术虎高琪率军迎战,两次战败。术虎高琪知必为纥石烈执中问罪,乃自率乱军入中都,围执中于宅第,纥石烈执中逃命时被杀。宣宗赦术虎高琪之罪,以为左副元帅,拜平章政事,后官至尚书右丞相。术虎高琪为相后,专固权宠,擅作威福,附己者用,不附己者斥。他虽擅权,却得到宣宗的信任,所以宣宗屡称继世宗之志,其结果正是相反,金朝陷入衰乱之中。面对蒙古军队的强大攻势,金宣宗放弃积极抵抗的主张,而是执行投降c逃跑之路线。他即位后,马上遣使向蒙古厚贿求和。贞祐二年(1214年)三月,接受蒙古的条件:献纳童男女各 500 名,绣衣c御马 3000 件c匹,大批金银珠玉,献公主(以完颜永济之女为岐国公主归蒙古主)。和议成,蒙古暂时退兵,中都解围。

    金宣宗以国蹙财用匮乏,中都不可守,乃决意迁都于南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朝中有的官员和太学生力陈不可迁都,以中都是国之根本,弃之南迁,北方皆不能守。若迁都,辽东c关中皆强于开封,恃险备御,可为后图。然而宣宗认为大计已定,不可中止。五月十一日,下诏南迁。十八日金主与六宫仓促离开中都,迁往南京(今河南开封)。南迁,极大地动摇了民心,也增大了蒙古主的戒心。七月,蒙古军再次南下。贞祐三年五月,蒙古军攻克中都,并兵袭南京。至此金朝全境大部分陷于战火之中。面对蒙古军的进攻,金初骁勇善战的女真军队已变得毫无战斗力,宣宗只得令人组织契丹等乣军和收纳各族人组织“忠孝军”c“忠义军”,作为抵抗蒙古的军事主力。结果是不久乣军叛金,义军无作战能力,又不听从统制。兴定四年(1220年),宣宗只得又招纳汉族地主武装,于河北c山西等地封建九公,各有封疆,守土抗蒙,以为南京北部的屏障。金朝抗蒙斗争出现暂时转机,但仍无法避免最终灭亡。

    兴定元年(1217年),术虎高琪劝宣宗伐宋。宣宗亦欲在南方扩张,以谋立足。于是在兴定元年(1217年)四月发兵南下攻宋,至六年(1221年),连续多次用兵。西面攻打过大散关及附近州县,遭到宋军及抗金义军的顽强抵抗,虽有小胜但损失很大,结果分散了北面抗蒙古的兵力,反而得不偿失。

    金宣宗的南迁,仅以重兵屯驻河南以自固,不顾北方州县的安危,因而大失人心,致使驻守在东北的金朝将领和汉族地主与金朝分裂,他们为了保存自己而降附蒙古。贞祐二年(1214年),锦州(今属辽宁)张鲸c张致兄弟聚众十余万叛金,杀节度使自称王,在木华黎率蒙古军攻入东北后也降附蒙古。在此之前,契丹人耶律留哥叛金,与蒙古军联结,自称辽王,成为蒙古军攻占东北地区的帮手。贞祐三年(1215年)女真人辽东宣抚蒲鲜万奴叛金独立,建立大真国,改元天泰,称天王。金朝在东北的统治已分崩离析。

    遭受蒙古军蹂躏的中原汉族人民,为了抗蒙自保,并反抗金朝的统治,到处团结起义,形成了声势浩大的红袄军大起义。最初,以山东杨安儿c李全等抗金的起义军为中心,很快扩展到河北c河南c山西等地。宣宗调集兵力镇压起义军,但各地起义军前仆后继,连绵不断,沉重地打击着金朝统治集团。元光二年十二月(1224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