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0节(第3/5页)  李自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你火速亲自去曹营,请大将军前来议事”吴汝义走后,李自成回到寝帐,赶快穿好衣服,高夫人一边帮他扣衣扣,一边小声问道:

    “到底出了什么事儿有人叛变么”李自成简单地告诉她,袁时中已经叛变,率领小袁营全部三万人马从杞县逃走了。说毕,大踏步向外走去。高夫人蓦然一惊,几乎站立不稳,喉头感到壅塞,追在他的背后问道:

    “慧梅还活着么”

    当闯c曹大军从商丘向开封进兵时候,李岩的一支人马奉命在杞县和陈留之间停留三日,负责征集粮草。按照当时社会习气,他应该趁机会回李家寨扫墓,与族人亲戚见面。牛金星和来献策都是通达人情世故的人,建议李自成让李岩回家乡看看。闯王欣然同意,并亲自将此意告诉了李岩兄弟。李岩的手下将士也有很多人想回家看看的,要求李岩听闯王的话回李家寨扫墓。但李岩另有一种心思,不肯回李家寨去。他虽然已经起义一年半,深受闯王礼遇,与朱家朝廷恩断义绝,但是他竟然在心灵的深处摆脱不掉痛苦思想,总认为自己是父母的“不肖子”,愧对祖宗。他不肯回李家寨,也不让李作代他回去,只着旧日管家范德臣同二十名骑兵回去,选择一个日子,将汤夫人的棺材从祠堂移出,暂丘1在祖茔旁边。当小袁营叛逃时候,范德臣和这二十名骑兵刚把事情办完,还没有离开李家寨。小袁营的人马急于赶路,没有进李家寨,经过圉镇时稍事停留,打了尖以后继续南奔,扬言是奉闯王命去截杀从豫南来救省城的官军。范德臣等看出这事大有蹊跷,就赶快回来,在朱仙镇附近找到李公子兄弟扎的营盘,告诉李岩知道。李岩知道虽有官军从豫南北来之说,但尚不知何时从豫南北来,闯王没有命袁时中去截杀官军,断定必是叛变,所以亲自连夜来禀报元帅。

    1丘棺材不正式埋葬,暂时浮埋或停放一个地方,书面语叫做“暂厝”。在河南口语中,浮埋叫做丘。

    李岩向李自成刚刚谈过了范德臣带回的消息,邵时信派来报信的亲兵也到了。这个人化装成小贩模样,赶到朱仙镇一带,但因人马众多,好不容易才找到大元帅暂时驻地。他撕破夹祆的一角,取出邵时信匆忙中写的字条,双手呈给闯王,上边写道:

    小袁营云奉闯王之命,往南堵御官军,匆忙拔营谨此叩禀。

    李自成熟悉邵时信的笔迹,也看见过邵时信的这个亲兵,虽然字条上没有署名,他却知道是时信的亲笔。他又问了些小袁营拔营时的情况,便命这个人下去休息。李自成气得脸色铁青,默默不语,在大帐中走来走去。李岩坐在帐中,也不说话,等候牛c宋和刘宗敏等来到。

    高夫人自从破了洛阳以后,竭力避免干预军中大事。这也是李自成的意见。他认为自己迟早要夺取江山,决不使前朝常有的后宫干政之弊再出现于他所创建的新朝。可是今夜是处理袁时中叛变的事,关系着慧梅的死活,她不能不来到大帐,希望商议结果既能够严厉惩办袁时中,也能够救回慧梅。李自成望望她,很懂得她的心清,用眼色示意她在一只行军携带的小马扎上坐下。

    牛c宋c刘宗敏和高一功很快来到,随即罗汝才也到了。汝才因与手下人掷色子,尚未睡觉,一听吴汝义说大元帅请他紧急议事,他便。心中明白,命亲兵们立即备马,飞驰而来。在亲兵备马时候,吴汝义将袁时中带着小袁营全部人马从杞县叛逃的消息告诉了他,他佯装毫无所闻,心中感觉可笑,恨恨地说:

    “哼,竟然会有此事”

    大家都到了,只有李过驻地较远,尚未赶到。李自成自从崇祯十三年十月间进人河南以来,事业和威望一直如旭日东升。中州百姓都将他当成救星,编为歌谣,到处传唱。他自己和左右文武都认为他是“天生圣人”,几年内必坐江山。因为有这种环境气氛和大大不同于往日在艰难困苦中的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