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节(第1/5页)  李仲轩老人形意述真合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下,向前要有准头,比武时脚在身子底下,也要有准头。不知道如犁行,就不知道身法是如何变的。学会省时省力,自然技高一筹。

    擒拿也要走偏门,拿没打快,但你走在别人偏门上,别人就快不过你了。懂了旋法,与一般人交手,一个鹰捉就够了。我老了后娱乐就是下下象棋,七十几岁在街边下棋时,遇上了练拳的,他当时四十多岁。他连输给我几盘,我要回家吃饭,他手抓住我领子了,说我一走就打我。我一个鹰捉将他按在地上,松了他,他就抡拳头,我再捉住他,顺着个崩拳的劲把他甩出去了。围观的人不知道,他心里明白怎么回事,立刻对我恭敬了。我不让他跟人说我会武,他也不好意思说。此人后来问我武术的事,我说:”别谈了,有时间下棋吧。”

    练武时,脚下有准,手上也要有准。形意拳是”拳从口出”,拳从腰里升上自己的嘴跟前,再递出去这个练法很妙,调动人精神来打中线。练拳时得有个冲击点,点子对了,拳架才能整。能打在自己中线上,全身的重量就上了拳头。

    明白了拳从口出c如犁行,在”全身重量上拳头”的过程中,也就找着了。肩与胯合c肘与膝合c手与足合功架整了,自然要求变通,揣摩在力学上的妙处,也就找着了三节臂的三个关节c腿的三个关节c躯干的三大关节,三节可以整成一节这是意境上的说法,以意境而论,也可以说三节无穷尽,爆炸力是整劲,一条蛇,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这也是整劲。

    一般练形意拳都是从劈拳里打出来,尚云祥是个例外,他是从崩拳开始学的。李存义当年教他有”先考验一下”的意思,没系统教完,主要是崩拳,因为崩拳的起手势是劈拳,校正了一下劈拳拳架,等于劈拳也教了。劈崩钻炮横各有各的变招,而只有崩拳是一小套拳,因为崩拳转身的招数多。

    形意拳主要是攻中路的拳,所以崩拳是形意的重点。崩拳伸手就是,没有劈拳那么严格的”拳从口出”的动作。但这一小套拳中含的”狸猫上树”c”懒驴卧道”都是拳从口出,而”后手撩阴”的变招”反手刺喉”也是擦口而出。因而崩拳中也有这个训练,这是形意拳的基本。按照拳口而出c如犁行的练法,对己对人也就有了纲领。

    我与丁志涛当年在宁河都有慷慨仗义的名誉,也喜欢自己有侠名。我俩的师傅唐维禄绰号”北霸天”,听着凶,其实唐师无权无势,时时善待他人,这不是老百姓叫的,是武林朋友叫出来的,说唐师在河北北部练形意的人中领了先。我当年初见唐师,问唐师有什么本事,唐师说:”没什么本事,只会在弹丸之地跟人决胜负。”在弹丸之地,转瞬之间,能找准自己身体的去向,这就是本事。薛颠的口头禅”搁对地方”也是此意。

    练武人要仗义,但更要明是非。仗义得糊涂,一是会被人利用;二是仗义了这个人,就害了那个人,往往拖累的是自己家人。我五十几岁得重病,对哥哥李捷轩说:”死就是过过电,没什么大不了。”我觉得自己这话硬气,却搞得他非常难过。

    少年时崇尚侠义,结果为人处事的分寸感不好。我一辈子买东西没跟人还过价,事情作了就不后悔,其实心里也明白其中是有得失的。后辈的习武者,要吸取我的教训。

    二十四c薛颠的马形

    万事开头难,练形意拳不懂起势,就生不出劈崩钻炮横。此番由起势一直讲到马形。马形易练好使,也许有助读者对形意拳发生兴趣,这是我的考虑。

    先解答近日的读者来信:一c象形术书中,薛颠讲武功练到极处,身体可发电力击人,您是否做到;二c您说浑圆桩与校二十四法稍有区别,但”一个无为一个有为”的说法,实在听不懂;三c我一练形意拳就喉咙痛,有何对治法子;四c您在以前的文章中说学会了劈拳,自发地就会打虎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