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42白首相知犹按剑(下)(第1/3页)  逃宫弃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胤禛:虚龄58(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属马,射手座三

    胤祥:虚龄45(康熙二十五年二月初一——雍正八年五月初四)属虎,天蝎座三

    比较结果:如果多活五年算是相对幸运的话,那么可以给十三阿哥加10分

    生母家庭背景

    胤禛:生母德妃乌雅氏为护军参领威武之女

    胤祥:生母章佳氏为满洲镶黄旗参领海宽之女(并非蒙古可汗之女)

    比较结果,二人外公均为正三品,不分高下,故该局打和。

    生母受宠程度:

    胤禛:德妃自康熙十七年生下长子胤禛到康熙二十七年正月初九生下第十四子胤祯(音zheng,雍正继位后改为胤禵),十年时间里共生下三男三女,和荣妃马佳氏并列同是为康熙诞下子女最多的妃嫔。

    胤祥:敏妃在四年两个月里接连为康熙生下一男两女,可见颇受康熙宠爱。但章佳氏生前未得封号,死后被圣祖追封为敏妃,雍正继位后加封为皇考敬敏皇贵妃,并且以尊奉圣祖遗愿为名将章佳氏祔葬景陵,开帝陵祔葬妃嫔之先例。

    比较结果:该局打和。

    受父亲宠爱的程度

    一废太子前:

    胤禛:胤禛自幼为皇贵妃佟佳氏(孝懿仁皇后)所抚养,因康熙后宫久虚,其养母实居统摄后宫之位,因此他得以被养于康熙宫中。康熙对他颇为关心,康熙二十四六月,不足七岁的四阿哥染患痢疾,正在塞外出巡的康熙皇帝接到太医院的奏报,当即决定回銮,驰行一昼夜回到宫中为胤禛亲视疗疾,足见他是非常疼爱这个儿子的。但是由于胤禛是在康熙眼皮子底下长大的,所以对于他的要求应当是非常严厉的,胤禛幼时的“喜怒不定”或许就是在这种强大的压力之下无所适从的表现吧。此外,康熙通过对四阿哥的长期接触,可能会更加深刻的认识出他的不足,因此一丁点的过失都有可能被康熙拿着放大镜去观察,康熙三十七年大封诸子,长胤禛一岁的三阿哥胤祉被封为诚郡王(后因敏妃丧期剃头,而被降为贝勒,可能使得他对十三阿哥产生怨恨),而胤禛则只被封为贝勒,当群臣奏请康熙照例尽皆封王时,康熙的回答是“四阿哥为人轻率异日视伊等奋勉再为加封”,这对胤禛的打击很大,此后参禅悟道c修身养性或许都和此事有很大关系。

    胤祥:一废太子之前,康熙对十三阿哥的宠爱可以说是超乎寻常,自三十七年(1698年)七月13岁的胤祥第一次跟随皇父去盛京谒陵后,直至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一废太子事件发生前整整10年间,康熙帝只要离开京师,无论去哪里,必将他带往。如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帝第五次南巡,除去皇太子胤礽外,随行皇子只有十三阿哥。换言之,这10年中,康熙帝外出时,允祥是所有皇子(包括皇太子胤礽)内惟一必定随往者。仅此即足以说明,康熙帝对他是另眼相看的。

    康熙四十一年九月康熙带胤礽c胤禛还有胤祥三人一道南巡,这次出行十分蹊跷,行至德州时太子患病,康熙滞留十余日之后,自己带了胤禛与胤祥先行返京,并召索额图由京师来德州照顾皇太子。但到泰山时康熙不委派年长的皇四子,却叫年仅十六岁的皇十三子独祭泰山,是否别有意味呢?当时康熙以对皇太子十分不满,并于次年圈禁了索额图,而此时康熙或许正在寻觅新的皇位继承人,而这个时候皇十三子脱颖而出,备受世人瞩目,就连八阿哥胤禩的老师何焯在致其弟的信中记述了当时的情况之时说道“杨君国维已分与十三殿下处读书昨选新庶常为

    各邸伴读,圣明谓诗论文皆无出杨君右,殿下又钟爱者,将来遭际不可知。”可见如果没有帐殿夜警这一公案的离奇发展,在当时他比胤禛更有希望继承大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