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五章 挥师潢川(第2/3页)  巴蜀枭雄之基地系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当,俞济时点头赞赏,军委会对川军刘天楚部心存芥蒂他有所耳闻,但他想不明白刘天楚为何这么大方,据说郑州击溃日军十四师团最后的功劳叶给了汤恩伯,他这样做为什么?

    “杂牌不止川军一部,在委座眼里,滇军c桂军c晋绥军c东北军都是杂牌,为何刘军张不要功劳?也不向上请赏?”

    刘天楚哈哈大笑:“我川军出川抗战,为的是保家卫国,坦白讲我不屑争功,难道俞军长不晓得?无论是滇军c桂军c晋绥军c东北军,只有我川军二十三集团军铁板一块,生死与共,每个师长都抱着一荣俱荣耻俱耻c呼吸相顾c痛痒相关c赴火同行c蹈汤同往——胜则举杯酒以让功,败则出死力以相救的信念。而国府,无论是嫡系还是杂牌,败则相互推诿,胜则意图杯羹,如此腐败奢靡的官场习气如进一步侵蚀军队,民族几有亡国灭种之虞。”

    俞济时连连点头:“刘军长这些话可谓金玉良言,与我说说无妨,但千万勿要传到委座耳中。”

    刘天楚皱着眉头道:“实不相瞒,我准备把部队种种弊端在委座面前呈报,国府继续如此下去,国将不国,军将不军。”

    俞济时长叹口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实委座比我们还明白,你去呈报,于事无补,反而让委座反感。目前多事之秋,无余力全面整治部队面貌,就国军部队而言,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自古兵法战术就讲的很透彻,但对我们来讲谈何容易。我们部队普遍都是能攻者始而守,既取守势战略,各部为表忠心和免担责任,其战略攻势更不可能。不能攻之守,欲使敌不知其所攻,更难。故不能攻之守,必采多为之备的守势,其结果就是“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此即所谓备多力分。在备多力分情形之下,难合五则攻之的条件,又安能战术上取攻势?战略上既取守势,战术上又难取攻势,其必无往而不陷于被动,乃不证自明之事。被动是兵家之大忌,每个师长心知肚明却难逃避最终的命运。偶然也能捕捉到良好的战机,争取主动,造成几次局部的胜利,但这只是偶然的例外罢了。而长江一线,因为我们没有海军,长江非但不是我们的“天堑”,反而为敌所用,牵制了我们大量的江防部队,结果还是防不胜防,可笑之至。而沿江重镇,在敌海军炮火协同轰击之下,尤感不易守御,这是武汉会战和淞沪会战同有的一大劣势,而国府却不能避之。”

    听着俞济时的讲解,刘天楚连连点头。俞济时乃中央军嫡系著名将领,身经百战,他对目前形势分析的十分透彻,也看清了国军内部的种种弊端。此刻刘天楚彻底醒悟了,不是国军将领无能,而是因为种种原因限制了各部将领的能力发挥,曾经一直疑惑掌握全国人力资源的国军为何内战时一败涂地,政败于腐太可怕了。

    有些感慨的俞济时仍在说:“东牯岭和乌石门一战,你部只有一个师,丸山旅团兵力与你相当,丸山部却毫无还手之力。而我们动员的兵力,在任何一次会战中,都比敌人多几倍。武汉会战,光是九战区的部队,就有七十多个师之多,而敌人使用的部队,总计不过七个师团。其所以能以少击众,除装备关系外,就是因为素质的优越。反过来看我们自己,部队虽多,但量的优势每为质的劣势所抵消,各部队徒然虚耗粮饷,全无斗志。东牯岭一战让我充分认识到“兵在精而不在多”这句至理名言。这次会战,王陵基军团及第三十军团孙渡c张冲两军,均因素质太差,刚一接触即溃不成军,而滇军卢汉所部,未经接触,仅闻敌机之声亦即溃散——以致连累素质较优的部队也无法达成任务,而造成全盘失败。故素质是部队的命脉,与其多而乌合,不如量少而精,反而能在疆场上发挥战力。”

    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