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6,临危受命(第2/3页)  最后的枭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全参照近现代化军队的模式来打造旭字营,从部队编制c训练c条例到领导c指挥c管理全部采用近现代化军队的做法。那些什c棚c哨等旧名称也全部改用班c排c连等新名称一一一李旭总觉得那些旧名称别扭,听上去就农民。至于这些新的名称c做法能不能被这个时代的人接受,李旭觉得问题不大,时间久了就习惯了一一一不习惯也得习惯!

    李旭规划旭字营编制,目前以连为基本战术单位。考虑到装备情况,仍然以刀牌队c长矛队c火枪队等为基础扩编。李旭决定将抬枪队改称炮兵连,因为曾国藩答应给旭字营配备劈山炮五门。虽然这劈山炮在李旭看来威力实在不怎么样,但是有总比没有强吧。另外军法队改称宪兵连,李旭觉得部队扩大了,作战要求也多了,军法队光严格军纪还不够,还必须增加新的要求。对于湘勇各营的长夫编制,李旭决定全部改编为军人,后勤队改称后勤连,配发武器,使之成为武装辎重运输部队。

    旭字营的战斗部队基本编制确定,下辖火枪连三个c刀牌连一个c长矛连二个c炮兵连一个c后勤连一个c侦查连一个c宪兵连一个。具体人数为十人一班。三班一排,加正副排长,全排满编三十二人。三排一连,加连部四人刚好满编一百人。连部的组成,除了正副连长和军法官外,配备一名传令勤务兵。

    关于装备编制,刀牌连c长矛连c火枪连各连装备基本不变。炮兵连是技术性兵种,编有一百多斤重的劈山炮五门,抬枪三十支。侦查连专业性较强,李旭原打算全部配马,很快发现现实条件不允许,只好酌情尽量装备。后勤连配备骡子大车三十辆,人力小车五十部,另有驮马驴骡c大刀长矛若干。

    李旭觉得要加强专门负责部队思想工作的军官,因为他发现带兵以来,牛大勇c孙三官这帮老粗对手下只会打骂不会安慰一一一牛大勇因为训练严苛,甚至被士兵们起了个牛魔王的外号。余老三c吕亮等人对士兵稍微好点但也安慰水平有限。李旭觉得这种情况对部队情绪和官兵和谐不利,有必要改善。是不是再加一个指导员呢?他思考再三,决定让副连长取代指导员的职能,主管战士思想动态方面的工作。

    对于旭字营的指挥编制,李旭非常重视,他觉得旭字营和别的部队最大的不同或者特色就在于领率机关的不同。李旭深思熟虑后,决定仍保留中军称谓,编制暂时为参谋处c财务处c政治处c训练处c装备处c后勤处c军法处c情报处c秘书处c卫生处。这十个处的人员编制视具体情况确定,目前暂定每处十人。另外设立中军警卫排,内附传令班c勤务班,编制五十人。建立中军连级医疗队,编制五十人。专门救死扶伤,及时治疗伤兵。

    考虑到领率机关的人员对专业性c文化程度等要求较高,李旭决定一方面从原亲兵哨中抽调有一定文化程度和较好战术素养的老兵充实,另一方面也从民间读书人当中招募。对于那些招募来的书生,先集中训练然后下连队锻炼,能达到基本要求的书生再调回中军工作。

    鉴于目前旭字营领导人才稀缺,李旭决定各处主官大部分兼任。对赵向东c牛大勇等这些追随自己的老兄弟,李旭希望他们不仅要会带兵打仗更要懂管理指挥,要培养他们成为未来军队的将帅!

    李旭还决定建立军衔制度,参照近现代化军队的军衔等级c标志式样,根据职务和服役年限c立功授奖等条件,目前暂定列兵c上等兵c下士c中士c上士c少尉c中尉c上尉c少校三等九级。所有新兵均为列兵;新兵第二年为上等兵;三年兵为下士;四年兵且考核达标的为中士;正副班长为上士;副排长为少尉;排长c连军法官c副连长为中尉;正副连长c正副处长为上尉;中军正副主官为少校一一一李旭特殊,不挂衔。

    李旭将草拟的旭字营编成方案提交赵向东c钱五c牛大勇等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